Go to contents

[社論]政府不能過於干涉經濟

Posted July. 20, 2005 03:14   

한국어

我們認爲,近來,盧武鉉政府更加動搖了引導經濟發展和國家繁榮的自由市場經濟。甚至讓人感到,對市場的控制需求和官治形態回到了開發獨裁時代。政府和執政黨將“政策(政府)失敗”歸結爲“市場的失敗”,並對成爲市場經濟存在根據的私有財産權和合同自由,表現出試圖逾越禁止線的舉動。

因此出現了市場逐漸喪失自主功能、投資和消費長期萎縮、資金和人逃離海外等令人擔憂的現象。國家干涉私有財産,試圖公有化的各種反市場政策正在動搖憲法秩序的根本。經濟專家擔心,如果照此下去,“殺雞取卵”式的經濟後退有可能變成現實。

但盧武鉉政府將國民的財産稅金當作取之不盡的聚寶盆,廣征重稅,管理怠慢,並在國民委託的公職上安插“自己的人”。難道公職是權力的戰利品?政府正朝著“無效率的大政府”方向發展。

最近,全國房價和土地價飛漲是在“市場失敗”之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政策造成的“綜合政府失敗”的結果。如果將超過400萬億韓元的市場房地産資金轉化爲生産資金,積極改善企業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房地産狂風也不會如此猛烈。政府不顧副作用和後遺症,仿佛要全面改造國土一樣,盲目推進了行政特別城市、企業城市、革新城市等計劃。而且不考慮效率和地區連貫性,就發表了176家國營企業遷移計劃。在制定住宅政策時,全然不顧市場需求,制定了重點放在抑制供需上的政策。其結果,土地價和一些地區的房價暴漲,相對兩極化也進一步加深。

但政府的對應措施中最醒目的只有政治解決方法。爲恢復民間投資心理,挽救國家發展動力的綜合對策一個都沒有,似乎“打擊目標房地産”才是經濟政策的最終目標。其代表性例子有,重新引入土地公共概念,控制投機。但土地公共概念在盧泰愚政府時曾被判違憲。政府還編制了包含5萬多名房地産商的黑名單。其目的在於,由國家監視並控制行使私有財産權。

在國土狹窄的韓國,房地産確實具有公共材料的性質。但制約行使財産權只能在極少數情況下進行。更何況,不顧房價、土地價飛漲的根本原因——供需問題,由國家直接控制房地産所有和交易無異於給有心病的人消化藥。政府應傾聽專家的忠告:“80、90年代南北大衆迎合主義政權在政治上利用了貧富矛盾,結果導致國內財富外泄,經濟全面崩潰。我們不能忘記這一前例。”

侵犯私有財産權表現爲多種形態。例如,在大企業子公司金融機關持有的子公司股份中,強行令其出售超過5%的持有股份。相反,真正需要的首都地區高科技工廠增建問題以破壞地區均衡發展爲由,堅決反對。

“政府掌握所有問題,通過官治方式解決問題”的想法意味著,該政權回到了自己極其憎惡的“樸正熙時代”。現政府陷入了自我矛盾。

政府對私有財産權的威脅已經引發了國內財富外泄現象。海外移民財産動用額截至今年5月,已超過了1萬億韓元。隨著“得過且過”的風氣蔓延,在家庭消費中海外消費佔據的比重從去年的3.1%增至3.6%。這是美國、日本的3倍。據預測,今年國民人均國稅負擔將比去年增加10%,達到270萬韓元。但現政府仍抱怨投資來源不足。政府從不知道珍惜國民的血汗錢,只是以推進“韓國版新政策”爲由,浪費國家資金。

爲挽救經濟,從現在起應放棄“傲慢”和“徇私”,回到原點重新開始。要知道搞活市場,使市場發揮自己的功能,才是恢復經濟的捷徑。這也是政權擺脫當前面臨的危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