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總統爲何不履行承諾?

Posted May. 13, 2005 23:29   

한국어

今天是韓國憲法裁判所駁回總統彈劾案、恢復盧武鉉總統職權一周年。當時,盧武鉉通過“致國民辭”,承認自己對彈劾總統事件負有責任,並向國民許諾說:“今後,將致力於和解與共存的國家政治,推動經濟發展。”

遺憾的是,這一許諾並沒有完全兌現。最近有關總統政績的一項輿論調查結果顯示,盧武鉉的支援率僅維持在20∼30%左右。在上月舉行的再補選中,執政黨以9席比23席遭遇慘敗,這就是明顯的證據。雖然大講“實事求是”,但歷史問題仍就是國政問題中最重要的課題,正如“石油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一樣,親信飛揚跋扈、意氣相投人事弊端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憲法法院在駁回總統彈劾案的判決書中要求盧武鉉實現“法治國家”,但有批評認爲《行政首都搬遷特別法案》違憲的判決充分顯示了目前國會立法權的脆弱性,總統反而助長了社會對司法權威的不信任。

韓國的經濟也沒能擺脫停滯狀態。一年前,盧武鉉聲稱部分勢力“爲阻撓改革正在誇大經濟危機”,但一年後的現在,韓國央行預測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仍然僅爲2%。這使初見曙光的消費心理重新出現了凍結迹象。

外交、安保方面更存在問題。越來越多的人認爲,因爲盧武鉉的“合作性自主國防論”和“東北亞均衡勢力論”,韓美同盟關係開始出現裂痕。雖然“自主國防”是好事,但勢必需要大量經費。政府和開放的我們黨共同制定了今後五年內的財政運營計劃,決定以每年9%的幅度增加國防預算。如果說到盧武鉉的成就,主要的一點就是通過國政運營責任分權的方式,將關係國家戰略課題的日常工作交由總理負責。這樣,同盧武鉉此前一年的執政期間相比,使總統陷入社會性矛盾漩渦的事件有所減少。此外,通過巡訪其他國家,盧武鉉對企業的認識也有所改變。

總統應該回顧一下一年前“將致力於共存和經濟、民生”的承諾。目前,包括北核問題在內,國內外局勢非常複雜。希望盧武鉉懷著“國利民福”的最高改革目標,推動國家政治。唯有如此,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