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纖維企業面臨中國衝擊

Posted April. 27, 2005 23:15   

한국어

向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出口聚酯産品的中堅纖維企業韓國絲綢之路,從上月開始放棄了對土耳其的出口業務。

隨著今年廢除《多種纖維協定(MFA)》,使得與廉價中國産品的競爭變得更加艱難。

最近5年時間裏,韓國絲綢之路的聚酯産品一直以每米2美元的價格對外出口。但是因最近油價上漲導致生産成本增加後,試圖將價格提高,但是進口企業以中國産品的價格不到2美元爲由拒絕進口。

該企業副經理李先烈表示:“雖然我們的産品質量更勝一籌,但是海外客戶拿中國産品作比較的同時,試圖讓我們降低價格。在廉價産品上與中國進行競爭根本不可能,因此我們正將重點轉向高檔産品。”

▽橫掃海外纖維市場的中國産品=中國產低價産品獨霸著世界纖維市場,因而韓國、香港、臺灣等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纖維産業受到了很大打擊。

27日,據産業資源部統計,韓國今年第一季度(1~3月)的纖維出口額爲31.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1億美元(6.1%)。

同時,服裝出口爲5.1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5%。

在韓國纖維的主要出口國美國,今年1~2月份韓國産品的進口比率爲2.4%,與去年同期的3.1%相比下降了0.7個百分點。

同期,中國出口的産品比率從18.8%上升了7.6個百分點,達到26.4%。

韓國纖維進出口協會總管部長金京煥指出:“韓國纖維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將技術引進到了中國。因此中國的纖維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依靠廉價産品出口的韓國企業逐漸被推向邊線。”

▽進退兩難的韓國纖維企業=韓國纖維出口企業不僅僅因纖維限量制度而苦惱。高油價、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升值)、銀行徵收貸款帶來了資金缺乏等內外因素都是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

據纖維企業介紹,進入今年後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漲,導致與原油密切相關的化學纖維加工等行業的平均生産成本與去年相比上漲了20∼30%。同時因匯率的下跌,換算成人民幣的銷售額也在不斷減少。

在不提高出口單價的情況下,很難形成出口創收,但是因需要與中國廉價産品相競爭,因此無法提高價格,導致出現目前“進退兩難”的境地。

銀行計劃徵收貸款的動向也成爲了需要考慮因素之一。

大邱A公司總經理金某表示:“因銀行不看好纖維産業,因此降低了纖維企業的信用級別,同時正計劃儘早回收貸款資金。如果要生産有競爭力的産品,需要具備研發機構(R&D),但這是長期持續投資專案,因此金融機構的這種決定加重了纖維企業的負擔。”

♦《多種纖維協定》

1974年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爲保護本國纖維産業,向纖維出口國實施了配額制。隨著貿易自由化,世界貿易組織(WTO)階段性取消了該制度,並於今年1月1日徹底廢除。



金昌源 chang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