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東亞日報》將與國民一起尋找國家出路

[社論]《東亞日報》將與國民一起尋找國家出路

Posted March. 31, 2005 23:59   

한국어

《東亞日報》今天迎來了創刊85周年。借此機會,我們想說,《東亞日報》作爲喪權辱國時代的韓國報紙,無愧於“民族言論機關”,並重申提倡“民主主義和文化主義”的創刊精神。本報自1920年創刊到1936年,被日本帝國主義4次無限期停刊,並於1940年8月10日強行解散。曾帶給同胞一絲曙光的《東亞日報》所經歷的苦難是在殘酷的殖民統治下不可避免的宿命。

我們可以驕傲地說,光復後復刊的《東亞日報》爲建立大韓民國、反專政,實現民主化、實現市場經濟和增加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對經歷亡國和專政時代,未能堅守正直敢言原則的過去感到羞愧,並進行自我反省。我們要回顧過去曲折的歷史中的榮辱,重新整理創刊精神,以全新的形象面對讀者、國民和未來。

今年是《乙巳條約》簽署100周年、光復60周年。日本獨島挑釁和歪曲歷史的行爲告訴我們,“條約的噩夢”還沒有結束。而南北分裂的現實提醒我們,光復事業還沒有完成。現今,韓國捲入了巨浪中,國內有令人自問大韓民國認同感的“文化革命潮流”,對外圍繞重組東北亞秩序的挑戰和應戰洶湧澎湃。似乎要席捲全國的巨浪讓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的激動。

韓國克服南北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工業化和民主化。在南北之間的“敵視依賴關係”下,南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但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與民主化需求發生了衝突。1987年6月的民主鬥爭成爲確立民主主義的轉捩點。但韓國社會內在的前近代價值和慣例、有悖於時代的觀念和舉動、持續的地區分割政治格局等給實現自由民主主義增添了阻礙。

盧武鉉政府上臺是新的可能性和另一個不安的“同時出發點”。盧武鉉總統試圖擺脫“帝王總統式”權威主義,消除官商勾結和腐敗現象,這一點值得稱讚。但“不承認價值的多樣性,試圖霸佔‘時代價值’,把歷史發展階段中的工業化時期視爲‘需要否定、清算的過渡期’”的我行我素行爲加深了衝突和分裂的傷口。而且因過於明顯地表現出主流交替欲望,導致國政穩定性發生動搖,加深了政治混亂、政策漂流和社會矛盾。

社會的觀念偏向和觀念過剩現象加劇了安全和經濟的不確定性。觀念性親北反美、阻礙局部增大的反企業情緒和分配主義、加深國家競爭力危機的下調平均化式平等主義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這種觀念與破壞基本價值的綜合症相結合,産生了否定大韓民國認同感的氣流。把韓國史評價爲自虐並對此煽風點火的行爲逐漸擴散到教育現場也是與所謂的新主流我行我素價值傾向有關。如果對歪曲健康的變化需求的文化革命潮流繼續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要付出的代價並不僅僅是經濟危機那麽簡單。

糾正這一錯誤現象的第一步是,把歷史視爲發展繼承和昇華的教材,而不是視爲否定和清算的物件。正確的方法是,從過去史的明與暗中尋找教訓。今天的韓國是用過去留的血和汗築起的。如果沒有帶動國家脫離貧困的經濟飛越,就不可能有國力增長、民主發展、政權交替。無論是一個時代的開發專政,還是資本壟斷,從當時的條件和情況看,都有爲國家和國民的生存有利的一面。政府不應對過去全面否定,應通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領導能力和國民智慧,把國家建設得更穩定、更強大。

面對重組東北亞秩序的浪潮,我們應如何應對。盧武鉉總統強調了韓國均衡者作用。但我們懷疑盧武鉉總統是否洞悉與周邊強國的力量對比關係,制定出完善的戰略和堅定不移的方向。均衡者論和自主國防論有可能令國民産生自豪感,但如果冷靜地思考,就不難發現內容不但空虛甚至還危險。如果盧武鉉總統按照在國內政治上表現的大衆迎合主義想法處理外交問題,將造成遠遠超過國內問題的國家利益的損失。

現今的韓美同盟正在迅速疏遠。對韓國來說,北韓具有雙重性,既是敵人,又是同胞。因此,不可避免地與把北核問題視爲世界戰略一部分的美國産生了意見分歧。到韓美同盟關係激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時,韓國有可能成爲“東北亞的醜小鴨”。屆時,成爲“東北亞秩序均衡者”的美夢也將化爲泡影。這就是國際秩序殘酷的現實。在美日關係日益加強的情況下,韓國卻與周邊任何一個強國都沒能建立信任關係。對此,韓國應感到害怕。

任何一個政權,都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淩駕于國家和國民的利益,即國家利益之上。改革不是革命,而是安靜的革新和改善。甚至破壞應保守的價值的改革並不是真正的進步。如果心不在焉地處理事關國家利益的問題,將難以阻止國運的衰退。對於在全球化的無限競爭和美國單極體制國際力量對比下,究竟走什麽路才能保護國家的安全和國民的幸福,應通過冷靜、現實的眼光和實用性的政策,聚集國家力量。

《東亞日報》絕不會逃避在國內外掀起的巨浪和沈重的國家課題,將與國民一起尋找適合韓國的正確的道路,並密切監視現政權是否越軌,爲維護國民知道的權力付出努力,綜合各種意見,建立符合國家利益和國民福利的中心價值。《東亞日報》將排斥思想意識偏向,爲實現真正的自由民主主義和市場經濟做出貢獻,並努力尋找南北和平統一的方法。我們將爲建立更健康的國家,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我們堅信,只有這樣才能報答85年來一直爲我們加油鼓勁的國民,才能開創受到讀者更大的信任和關愛的報紙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