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盧武鉉政府不顧日本的憂慮選擇清算歷史

Posted January. 17, 2005 22:36   

한국어

政府在17日公開了5份《韓日協定》請求權相關文件,對不斷提出公開要求的日本統治時期受害者和遺屬而言,有些嫌晚。因爲,從法律上講,從《韓日協定》簽署(1965年)30年後的1995年開始就可以公開。

歷屆政府因擔心引發政治、外交風波,對公開文件問題表現出消極的態度。專家表示:“此次公開文件是以‘杯中的颱風’結束,還是會掀起無法預測的‘地震海嘯’,完全在於國內輿論和相關國家的反應。”

▽文件公開的背景=政府提出的理由是“國民獲知的權利”和“增加政府行政透明性”。

政府在去年2月與遺屬們圍繞文件公開問題的行政訴訟中實際上敗訴。之後馬上提出了上訴。但在去年7、8月,政府內部氛圍突然向“在舉行上訴審之前可以公開”的方向傾斜。

對此,政府一位高層官員表示:“我認爲,與盧武鉉總統的領導能力有一定的關係。盧武鉉總統認爲,沒有不公開文件的理由和名義。”

外交安全研究院教授尹德敏表示:“雖然公開文件的直接原因是遺屬提出訴訟,但從一系列政治動向看,(此次公開)是盧武鉉政府清算近現代史問題的過程。”

▽對韓日關係的影響=“北韓和中國反對韓日會談,是出於嫉妒大韓民國進入國際社會和與自由友邦團結,欲將大韓民國推入困境的可怕目的。”

政府在1965年發行的《韓日會談白皮書》序言中表明,政府試圖向國民解釋因冷戰時期安全爭議,簽署《韓日協定》的必要性。

據悉,日本對隱藏在這一名義背後的日本統治時期強制徵用受害者遺屬請求權問題因此次公開正式浮出水面而表示憂慮。在去年11月外交通商部高層官員訪問日本,解釋不得不公開文件的立場時,日本深表憂慮說:“如果韓國國內出現‘《韓日協定》本身就是錯誤,其責任在於日本’的輿論,該怎麽辦。”

一些市民團體計劃以此次公開爲契機,主張廢除《韓日協定》或進行修正。而且對以“自由陣營團結”爲由,敦促韓日建交的美國也提出責任論。因此,韓美日3國合作體制有可能發生微妙的波動。根據北韓如何把此次公開利用在北日建交協商上,也有可能引發外交風波。



夫亨權 bookum90@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