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催淚彈

Posted June. 06, 2003 22:33   

한국어

到90年代末爲止,直接參與示威或路過示威現場附近的人們大部分都有過被警察所發射的催淚彈流眼淚或鼻子、嗓子疼痛難忍的經歷。用化學物質刺激淚腺和呼吸器官的粘膜,引起咳嗽、呼吸困難等的催淚氣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發出來的。之後,這一“武器”的性能得到改善,進化成在鎮壓示威或暴動時可方便使用的催淚彈。在我國,60年爲譴責3•15不正當選舉而展開示威時,由於在馬山前海發現的金朱烈先生的樣子慘不忍睹(他的眼睛被催淚彈所擊中),成爲了進一步激化學生、市民們示威的主要原因。

▽ 在權威主義時期,催淚彈是支撐政權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集會和示威現場上,催淚彈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而殘留街道上的白色粉末狀的殘料令行人們難受好幾天。以至於當時訪問韓國的外國人說“一到韓國,首先能聞到催淚氣體的氣味”。當時生産的催淚彈不知有多少,總之80年代中期的某一年,一家催淚彈生産企業總經理的個人事業所得稅金額在全國名列前茅。

▽ 我國有句與催淚彈的使用有關的四字成語。那就是“無彈無石”和“無石無彈”。意思是說參加示威的人們稱如果警察不先發射催淚彈,他們就不會先扔石頭或火焰瓶,而當局卻表示如果學生們不先扔石頭或火焰瓶的話就會控制使用催淚彈。而當時的情景是:在示威初期,這種承諾勉強遵守一段時間,但時間一長,又成爲“有彈有石”,“有石有彈”。

▽ 從金大中政府時期的98年9月起,警察使用催淚彈的現象消失。警察在單方面宣佈“以後將不使用催淚彈”後,爲了形成柔和的示威文化而做出各種努力,如在集會、示威現場安排女警官,排成所謂口紅風景線(lipstick line)等。據說從那時起,由警方所保管的60萬發催淚彈,絕大多數因內部火藥或藥品結塊,變成了廢彈。而催淚彈的製造企業也大多數宣告破産。但隨著“過激的非法示威在增加,但政府卻以不溫不火的態度去對應”的輿論的四起,警方正在研究重新使用催淚彈的方案。也許這些年勉強維持過來的“無催淚彈5年”的記錄要被打破。輿論分成了兩派。一方反駁說“難道要重新回到權威主義的政權嗎?”,而另一方則主張“爲了國家的權力,如果有必要,就應該使用”。

不知您屬於哪一方?



younge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