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助推與干涉主義

Posted October. 11, 2017 07:36   

Updated October. 11, 2017 09:10

한국어

  英國政府每年從路邊收集的垃圾多達20萬麻袋、7500噸。環境保護團體“清理英國”在任何運動都不起作用之後,2015年6月向行為經濟學家們求助。學者們注意到,人們亂扔垃圾,是因為都認為沒有人會知道是自己幹的而採取的無意識行為。所以,他們建議速食店在飯盒上注明購買者的姓名。去掉匿名的外套、顯露每個人的責任感,這種實驗是正在進行時。

 ▷如果機長在飛機起飛之前在廣播中說“墜毀的可能性極其低”,乘客立馬會陷入恐懼。可以說,行為經濟學就是這種人們依賴於直觀的不合理的、消極的存在。正因如此,諸如瘋牛病爭議這種非理性的恐懼才會迅速擴散,人們在加入因特網購物時因為懶得點一下拒收廣告,才導致深受垃圾郵件之害。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在8年前出版的著作《助推》(Nudge)中指出,政府可以通過含蓄的介入誘導直觀而惰性的人走向積極的方向。他致力於把行為經濟學與現實相結合,終於在9日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用助推效果最多的地方,是阿姆斯特丹機場男性廁所的小便池。在便器正中間畫上黑色的蒼蠅後,濺到小便池外的小便便減少了80%。

 ▷《助推》強調“介入主義”,是符合標榜大政府的進步政權的概念。此前的保守政權也曾將助推與改革規章制度相結合,最後卻失敗了。無論如何,助推的哲學,是在複雜的問題上,相比讓大眾去思考,由政府來作出選擇並提供一個答案。但是,助推也不能濫用。例如,如果把不拒絕捐贈器官看作同意捐贈,就是不行的。《助推》一書的共同作者卡斯·桑斯坦在《助推》的續篇《更簡單》一書中就提出了強烈的警告:“政府不能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而惡意利用投票的基本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