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瘋子的協商戰略

Posted August. 11, 2017 08:15   

Updated August. 11, 2017 09:34

한국어

企業銀行的監事李秀龍(音)於6月24日前往舉行世界中小企業協議會大會的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出差,當時正是文在寅總統訪問美國的時候,李監事在南美大講特講企業銀行的優秀性。監事本應該對經營進行監督,需要為了宣傳企業而飛30多個小時嗎?想來讓人懷疑。

這並不是想說他是旅遊性出差。而是覺得一個公共機構的監事為了不重要的事情遠到海外出差,卻沒有人質疑他出差的理由,這一構造令人奇怪。從哪裡開始錯了呢?細究起來,就會發現一個蜘蛛網一樣的難以割斷的網路。

李監事出身於首爾擔保保險,首爾擔保保險是存款保險公司的大股東。他於2014年參加了首爾擔保保險公司社長的公開招聘。雖然他有著民間擔保專家的優勢,但最終該公司社長卻被據稱是親朴(親朴槿惠)的人物積極舉薦的當時國民銀行副行長金玉燦擔任。

落榜的李秀龍之後不到3周並成為企業銀行的監事。他自己也說,他只是收到了金融委員長的任命,為什麼成為了監事自己也不清楚,但青瓦台是那只看不見的手。金玉燦在首爾擔保保險公司社長的位置上坐了一年許,便跳到了年薪更高的KB金融控股公司當上了社長,空出來的首爾擔保保險公司社長的位置輪到了當時金融監督院首席副院長金鐘九頭上。

在政界和官僚社會為了公共機構的一個位子而相互爭搶的情況下,監事的海外出差之類的事情肯定不會認真考慮後再做決定,容易讓人產生“我也享受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想法。韓國鐵路的子公司——韓國鐵路觀光開發的高級職員15人,從6月21日起前往日本福岡,說是考察發達國家的鐵路服務。他們乘坐了新幹線,也參觀了鐵路紀念館。據說,他們出差的成果是“貢獻自己的才能來進行社會貢獻活動,引進責任導師制度,改善列車服務”。有人會說,這算什麼,但還有比這更甚的。

希望到公共機構就業的人們,對公共機構抱有的期待也是機構的福利。某公共機構負責人讓新職員寫下對公司的期望,結果收到了一份寫有“希望把公司的空調開大些”的建議,據說他當時真想把這份建議撕了扔掉。“如今公共機構的職員好像都是參加考試的技術人員”,這一批評中,包含著對職員的失望,對組織的自嘲。職員對於乘降落傘從天而降的公共機構負責人,也會認為不久就會離開。所以,在這種沒有主人的公司,勞資雙方都相互抱怨,各謀私利。

鉗制天生散漫的公共機構的是內部的監事和政府的經營評價制度。但是,監事的作用有名無實已經很久了。政府的官僚也不會對公共機構嚴加管理。如今的青瓦台工作崗位首席秘書在上屆政府中擔任公共機構運營委員會委員長,主導推行績效主義。如今,他指示增加正規職位,他自己也會臉紅吧。去年擔任東西發電公司社長時引進績效年薪制度的企劃財政部第二次官金勇鎮(音),最近自己親手廢除了績效年薪制度。

政府的計畫是讓自己已經官僚化的單純的公共機構成為促進就業的榜樣。如今已是超連結社會,在巨大的混亂中尋找新的秩序,超越界限,難道只有我們還停留在的電視和汽車占統治地位的20世紀嗎?內心正在發笑的公共機構,已經成為了誰都惹不起的怪物,但這只是短暫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