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李承晚國父論爭議

Posted January. 16, 2016 07:58   

한국어

首爾大學名譽教授韓相鎮主張“中民論”。據說是因為他認為運動圈的“民眾論”不足以說明韓國的民主化,因此將“中產層”和“民眾”相結合,製造出了“中民”一詞。其邏輯是,韓國的民主化並不是由那些因近代化的失敗而備受貧困排斥的無產層領導的,而是由近代化成功而形成的中產層致力於改革而成功的。而近代化的成功之論,是以對李承晚、樸正熙時代的積極評價為前提的。

韓教授以國民之党創党準備委員會委員長的名義參拜李承晚墓時,稱李承晚為“國父”,結果引發一場近乎於不講道理的爭論。將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的成立看做是建國之始,並不是根據新右派史觀而是根據常識的自然的認識。如果大韓民國政府的成立不是建國的話,那麼臨時政府的成立更不是建國。雖說流亡政府是原來曾存在的政府遷移過去的,但臨時政府是政府成立之前的階段。大韓民國政府的成立如果不是建國的話,那麼只能會出現大韓民國還沒有建國的奇怪的結論。

國民之党在韓教授的言論引發爭議後,昨天表示也要參拜金九墓。金九雖然沒有參與大韓民國政府的成立,但他和那些與金日成合流或合作的樸憲永、金元鳳以及呂運亨等人士不同,金九的南北統一意志是高貴的。國民之党當初就有參拜金九墓的計劃也未可知,但如果原無此計劃而匆忙臨時決定參拜金九墓,則顯得不是那麼堂堂正正。

安哲秀議員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電影《東莫村》時說,“看到國防軍和人民軍協力同美軍作戰的內容,讀出了時代精神。”聽到這話時感到一陣驚悚。這是在沉湎於“解放前後史的認識”之類的學習時才會出現的反應。解放之後臨時政府的26名要人中,除去去世或患病者之外,前往北方的有金元鳳等6人,沒有參加政府成立的有金九等3人,其餘的都成為大韓民國政府的一員。我們願意相信安哲秀議員對這一簡單的事實已經很清楚。



宋平寅 評論員 pis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