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若宮的東京小考:韓中日“三兄弟”的秘密

若宮的東京小考:韓中日“三兄弟”的秘密

Posted November. 12, 2015 07:32   

한국어

在韓國的各位知道首爾有韓中日三國合作秘書處(TCS)嗎?反正在日本和中國幾乎不為人知。但這的確是韓中日3國共同出資出人建立的正式合作機構,設有一位秘書長和兩位副秘書長,任期為兩年,由3國輪流擔任。今年9月赴任的第3任秘書長是中國人。

原來韓中日關係非常複雜,3國領導人也沒有機會坐在一起。但隨著韓國和中國建交,情況發生了變化。上世紀90年代後期,韓中日3國借參加東盟會議之機舉行了領導人會談,從2008年開始,在3國輪流舉行。本地區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和合作的必要性成為3國領導人會談的背景注釋。

TCS在2011年誕生,但諷刺的是預定於第二年5月舉行的3國領導人會議沒能如期舉行。隨軍慰安婦問題、李明博總統訪問獨島、中日之間圍繞尖閣列島(中國稱“釣魚島”)的對立日益尖銳、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成為了障礙。

時隔3年半,3國領導人會議于本月初在首爾舉行,並一致同意將于明年繼續舉行。但重要的是,此次才真正將會議機制固定下來。在此,我們不但要對過去慘痛的教訓的進行反思,首先確定“韓中日”這一框架的意義,恐怕也是重要的。

那麼,韓中日的身份認同到底是什麼呢?

去年6月,我曾經在這個專欄寫過一篇《3兄弟之間長期矛盾的故事》,寫的是韓中日3國之間存在著的複雜的歷史,彼此間的愛恨交織,正是這種“相近”,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從一個事實便可窺其一斑。3國互相把對方叫做“韓國”、“中國”和“日本”,雖然發音有點不同,但幾乎能夠正確地稱呼這3個國家,也許大家認為這再當然不過,但世界其他各國則將3國分別稱為“KOREA”、“CHINA”和“JAPAN”,聽起來像是稱呼和我們的固有叫法幾乎完全不同的名字。上個月在釜山召開的韓中日研討會(東西大學主辦)的晚餐上,我曾講起這件事,大家一聽,都覺得是這回事,非常感興趣。能夠正確稱呼出名字的這種關係,還是稱之為“3兄弟”更合適。

在3國領導人會議中斷的那段時間,TCS除了舉辦大規模的國際研討會之外,還策劃了許多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韓中日大學生組成混合隊,相互之間舉行影像作品製作比賽;以各種各樣的文化為主題,定期舉辦小規模的研討會等。在研討會上,還討論了以日本漫畫為素材、由韓中日以及臺灣製作的電視劇“流星花園”等,進行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比較。

我們日本國際交流中心(JCIE)從1年前開始和TCS合作,在東京舉辦重新發現“韓中日紐帶”的獨特的研討會。在研討會上,不僅有象徵韓日友好200年的江戶時代的“朝鮮通信使”主題,相互交換漢詩、用筆談的方式討論儒學的韓日交流中,中國文化的存在也是必須的。簡單的筆談,如今在3國之間也是可能的。

聽說在北京大學舉辦日本動漫愛好小組會員活動的時候,會員數量達到800多人,一些人還喜歡穿著動漫人物的服裝,打扮成動漫的角色,令人大吃一驚。而韓流電視劇和K-POP的人氣,在日中兩國一直居高不下。

朴槿惠總統在招待日中領導人的晚宴上也談到了3國共有的“雨後地實”的格言。由此看來,韓中日3國可望做到“心心相傳”,但也有“同床異夢”的時候。擴大相互之間的共識,理解相互之間的差別是重要的。

14日,TCS和JCIE共同在首爾舉辦韓中日“大學生對話”即“Youth Dialogue”(東亞財團贊助)。主題都是我們熟悉的,如教育和就業、結婚、工作和養育孩子的矛盾等。參加這一活動的日本學生,還在前一天來到首爾大學,討論了有關“家庭”問題。

因為是兄弟,所以有時會吵架,搞不好還會骨肉相搏。但如果能夠相互合作,就會形成無比牢固的關係。會談也好,討論也好,希望能夠成為相互理解這一事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