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用筆名寫小說的文學獎獲獎者:“我之前出賣了靈魂,正在懺悔”

用筆名寫小說的文學獎獲獎者:“我之前出賣了靈魂,正在懺悔”

Posted March. 26, 2014 03:53   

한국어

壹名年輕有為的作家放棄自己的本名,用筆名出版了小說,成了文壇的熱門話題。他就是撰寫“4月的空氣”的作家崔純潔。對於使用筆名的作家,出版社方面只表示:“通過有名的文藝雜誌登場,曾獲得過具有權威性、傳統性的著名文學獎。”人們推測作者可能是40歲左右的男性作家。

1980年自殺的羅曼‧加裏通過遺書表示了埃米爾‧阿薩爾就是自己的筆名。撰寫“哈裏波特”的喬安‧羅林用羅伯特‧家弗萊斯的筆名發表了小說“布谷鳥叫”。這是為了不受到自己名聲的影響,得到對作品的認可。在比較狹窄的文壇,這樣的嘗試並不容易。

這次出版了只寫筆名的小說,對於只用“名聲”來作判斷、屈服於文壇權力或只顧著看出版社臉色的作家們來說,這是壹種警鐘。通過出版社,記者收到了崔作家的兩封電子郵件。

崔作家表示,之前因為文壇和文學出版版社,“出賣了幾次靈魂,對此正在懺悔。”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他說:“根據資本主義要求,改變了小說的主題和風格。背棄了藝術,選擇了甜味的面包。但是立即又覺得太苦澀,最終決定不再出賣靈魂。”

他雖然獲得過著名的文學獎,但是他說:“文學獎並不重要。進壹步地說,評價也並不重要。”

據悉,主要文學出版社主辦的文學獎經常會要求作家修改獲獎作品。壹名小說家表示:“積極回應審查委員修改要求的作家最終會得獎,這就是現實”,“而這些要求不是文學方面的勸告,而是從商業的觀點出發,要求修改作品。他們想通過這些方式掌握作家、馴化作家。”另壹名40多歲的作家表示:“在出版長篇小說的過程中,曾根據出版社的要求重新寫了3次”,“他們說要刻畫男主人公的外形,還要有倆乃故事,這樣才會賣得好。”

壹名文學出版社代表說:“著名大學的文藝創造系教授如同‘神聖不可侵’的人,掌握著多名作家的命運,掌握文壇。其後輩、學生等也能享受到部分權力。”

用崔純潔的名字撰寫這次小說時,作者在創造過程中沒有收到任何幹涉,專心寫了自己想寫的小說。已經獲得文學獎,還出版過書籍的作家為什麽堅持使用筆名?

“我自己認為我是無名作家。即使在文學界有名氣,但是對普通讀者們來說可能會很陌生,這就是我的想法。”

記者要求趁這個機會告訴我們平時在文壇看不慣的現象。作者回答說:“紳士應該遵守道德,紳士不會對已經過去的事情說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