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友邦間互相竊聽已是傳統”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友邦間互相竊聽已是傳統”

Posted November. 12, 2013 03:37   

한국어

美國國家安保局(NSA)對同盟國首腦的盜竊聽事宜連日登上頭條新聞,但是有主張稱友邦間的盜竊聽工作已有悠久的曆史。

據外交專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報道,該活動可以追溯到16世紀。曾是天主教徒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和教皇曾約定派西班牙無敵艦隊對抗支持新教的英國的攻擊。然而之後相互間間諜活動不間斷。由此,直到最後壹秒也沒能放松,因爲生怕對方會改變主意。

對友邦進行諜報活動發現後出現矛盾的情況不計其數。1987年美國的友邦以色列收了美國情報員喬納森波拉德(Jonathan Pollard),購買了美國敏感的安全情報。美國在得知這壹消息後,不顧以色列最高層的反對,宣告後者無期徒刑。

據《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報道,東盟國之間的諜報戰之所以如此激烈是爲了守護國家利益,防止對方的被判(敵對國)或雙重交易等。即使是友邦關系,也有可能存在雙重間諜。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英國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但是據《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分析,英國大使館所屬間諜曾將美國敏感的軍事情報透露給了俄羅斯莫斯科。該雜志總結道,“在國際舞台上,友情這種東西不過是‘不確切的名稱(misnomer)’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