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壹回家就實施無差別暴力,有自卑感的“自愛型人格障礙”

壹回家就實施無差別暴力,有自卑感的“自愛型人格障礙”

Posted July. 22, 2013 03:55   

한국어

經常實施家庭暴力或壹喝酒就變得狂躁的配偶如果被拘留就會暫時被隔離,這或許能讓受害者感到放心。但是被釋放後仍然要壹起生活的話同樣的情況還會發生。拘留調查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聽取精神健康醫學科專家醫生的勸告,分析了這些人的特性,並尋找了治療法方法。

○人格‧妄想障礙需要藥物治療和咨詢

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經常行使暴力的話有可能就是精神疾病—人格障礙。

其中“偏執型人格障礙”屬于最可怕的病。又該病的人對小事情過敏反應、進行誇張的解釋,讓對方陷入困境。還認爲對方善意的行爲或無意的行爲具有惡意,長時間進行追究。對小事情發脾氣,憤怒地說要“殺死”或“放火燒掉”等的人屬于這種情況。

“自愛型人格障礙”是在家外看起來沒什麽問題,但是壹回到家就把家弄得亂其八糟的類型。因爲自我認識過高,認爲只有自己優秀的人經常這樣行動。他們想要表現出優秀的模樣,希望人們能仰慕這樣的自己、服從自己,但是其實內心中具有自卑感,如果有人碰觸了這種自卑感,就會表現出暴力傾向。

人格障礙要接受藥物治療和長期的咨詢。但是據悉,其治療並不是容易的。

妄想障礙之壹的疑妻症或疑夫症也是家庭暴力的原因之壹。因爲這會妄想實際上沒有發生的事情,做出暴力行爲。這壹類型的人在配偶與行人說壹句話也會認爲是有外遇,對其行使暴力,甚至陌生人看配偶壹眼也會生氣。

三星首爾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樸恩浩表示:“對疾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的話其他方法也不會管用。”與精神健康醫學科專家醫生進行咨詢也是必須的。樸教授表示:“雖然根據個人存字差異,但壹般會接受2—3年的咨詢”,“但是有時候當事者們不願意接受咨詢。”

○酒後暴力要先戒酒

最經常發生的家庭暴力就是喝酒後毆打陪鬥。前部的大腦平時具有克制攻擊性的本能。但是究竟能麻痹這樣的前腦功能。即使平時很能忍,但在喝酒後因爲抑制功能被麻痹,表現出暴力傾向。也有人在喝酒後發生180度態度變化,行使暴力,但是也有人習慣性地喝醉酒犯下暴力行爲。這種行爲在喝醉酒的習慣日積月累後發生。

首爾峨山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金昌潤表示:“喝醉酒的話在人格上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忍耐力和寬松的心態會消失,會變得過度敏感,變成自我爲中心、無法調節感情的人。”這樣的人最好是戒酒。

經常喝酒的人如果戒酒會發生失眠的副作用。金教授勸告說:“至少要吃1—2周的藥,減少副作用和對酒的渴望”,“之後要靠本人的意志戒酒。”

當然在沒有喝酒,沒有其他精神疾病的情況下犯下家庭暴力。如果認爲對方不理解自己的情況持續出現,不懂得對話方式,未能很好地表現出自己的感情和意向的話有可能會演變成暴力。比如自己發火的時候配偶說“憑什麽發火?”或“難道我說錯了?”等的話就會感到自己沒有被理解,行使暴力。

這些人也可以通過醫生的幫助改善行動。金教授說::“在夫婦之間有嚴重問題的情況下,因爲交流不恰當在極端的情況下瞬間行使暴力的人最好接受精神科咨詢,這會有助于治療”,“不要害怕被人指有精神問題,應該學習交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