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陳光誠離開美國大使館後去北京醫院

Posted May. 03, 2012 08:33   

한국어

中國視覺殘疾人人權運動家陳光誠律師2日自願離開了北京駐中美國大使館的消息傳開後其背景和後果受到了關注。 這次事件的日後展開方式會根據情況稱為中美關係的重要分歧點。

○先決定逗留在中國

上個月26日進入美國大使館的陳律師當初通過熟人透露了逗留在中國的意向, 而不是流亡美國。 但是從1日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幫助陳律師逃亡的人權運動家胡佳在接受東亞日報採訪的時候表示:“陳律師雖然具有留在中國的強烈的意志,但是如果不得不離開,也在討論訪問親戚等名分去美國的方案。” 在美國設有本部的人權團體“中國援助協會(China Aid)”代表鮑勃蒲也表示中美之間正在討論陳氏的美國行。但是2日陳氏‘自願’離開美國大使館暗示著之前被提及的陳氏的去路劇本在一天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陳氏離開美國大使館的具體背景還不明確。目前被分析為是反映自己意向的結果。周圍人說他逃離被軟禁在家的山東省住宅是為了告知中國的人權情況,而不是流亡美國。 在這過程中他為了防止再次被逮捕的危險,不得已選擇了美國的保護。因此陳氏從一開始就否認了美國流亡。

也有分析稱中國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的說服是否起到了作用。 據悉,中國與訪問北京的美國東亞太擔當副次官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討論。有觀測稱在這過程中中國向美國提出了組織陳氏去美國的卡(card)。

這次事件是否會以陳氏留在中國告一段落還是未知數。因為也有可能中美兩國通過協議,先讓陳氏作出自願離開美國大使館的行動後再由中國政府將他驅逐或以治療為目的送往美國或第3國家。

○中美關係變冷還是穩定?

陳氏事件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理由是這可以成為預測中美力學關係的新的變數。光看中國的反映,可以看成是美國的失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當天提到了“美國的反省”、“處罰責任者”、“非正常的方式”等, 破例性地高度批評美國。光看發言內容,像是陳氏悄悄去了美國後才能出現的反應。

尤其是因為中國提到了責任者處罰, 有預測稱駐中美國大使洛克的交替可能性。 劉發言人指出:“駐北京美國大使館用非正常的方式將中國公民陳光誠帶到了大使館內。” 據悉,中國當局在調查胡氏等人的過程中集中詢問了他什麼時候見到了洛克大使、有誰在座等。 洛克大使在陳氏事件發生之前定期與中國內的人權團體進行了會面。相對國家大使交替要求一般是在斷絕國家之間外交關係之前採取的極端應對方式,因此中國的應對受到了關注。 

對此人權團體“人權觀察”的亞洲負責分析官克拉因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所想的中國已經不再是1989年的中國。 巨大的經濟力和經歷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具有了自信。” 1989年當時的中國是指只能將因為天安門事件逃亡到美國大使館的反體制物理學家方勵之交給美國的情況。 與23年前不同, 美國屈服於中國的力量。 

但是部分人推測是不是中國選擇了名分、美國選擇了實利。 即選擇了以等到輿論平息後允許陳氏去美國為條件,中國向美國要求責任者處罰的方式。 中國不願意與美國發生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的直接衝突,而是希望維持戰略均衡,因此這次事件不會毀損兩國關係。即,在表面上向美國發出了強有力的指責,但是在私底下決定對陳氏進行人身保障。 



高其呈 ko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