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博物館記錄派遣德國的韓國礦工的汗水及眼淚

博物館記錄派遣德國的韓國礦工的汗水及眼淚

Posted November. 24, 2011 03:17   

한국어

“光憑這雙手在這裡生活了半世紀。 現在德國的礦山都關門後,後代們沒法知道我們是如何在這裡生活來養活家人和幫助祖國的。因此想留一些小紀念。”

派遣到德國的韓國礦工組合“在德韓人格裡奧夫(Gluck auf)會”26日將在德國埃森開設礦山博物館。該博物館建在2009年開設的礦工紀念會館旁邊,占地72平方米,博物館再現了礦山的地道和工作環境。“Gluck auf”是德語,是礦工們互相祈願幸運的招呼。

格裡奧夫會長高昌原(57歲)23日接受東亞日報電話訪問的時候表示:“從1963年開始,德國有過7983名的礦工,如今只剩下了1250名。我們的過去被遺忘,子女們也忘了我們是如何生活的”,“博物館完工後希望諸多僑胞後代們能過來參觀,感受一下。”

博物館在4個月前開工,由已進入高齡的格裡奧夫會員們親自動工。因為人力費用太高,因此他們開始親自動手。工程費共是2萬5000歐元(約3850萬韓元),其中歐洲韓人聯合會長捐獻了1萬5000歐元、在德韓人體育會長金繼洙捐獻了3000歐元,剩下的由會員們籌齊。

博物館中設有高度約6米的地下通道和8米的鐵路、2台搬運煤炭和礦工的礦車和人車。工作服、鎬、鏟子、手車等也將一同展示。 這些都是已經有100年歷史的實物。接到博物館開設消息的德國魯爾克和利礦山公司免費提供了設施和材料。

“4個月以來,每天有10~15名會員用盡全力工作,因為年紀大、設施沉重,工作起來非常吃力。會員們互相激勵,終於迎來了今天。”

礦山博物館會成為繼光工紀念會館之後紀念僑胞礦工們的汗水、淚水、自強心的里程碑。占地3190m²、建築面積754m²、可容納250多人的光工紀念會館在礦工派遣46年後的2009年12月19日開館。因沒有領取者由德國政府保管的17億韓元和3億韓元政府預算成了基本建設費用。德國全地區的僑胞礦工和其家屬、埃森市長等將參加26日的開館儀式。



李鍾焄 taylor55@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