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吞食星體持續發光5個月

Posted August. 25, 2011 08:00   

한국어

巨大的黑洞吞食星體後發光的現象第一次得到了證實。來自首爾大學初期宇宙天體研究團與韓國天文研究院等的七人組國際共同研究組發現了39億光年遠處有“巨大的黑洞”吞食星體並持續發光的現象,這則消息刊登到了《自然》於25日發表的期刊。

首次觀測到該現象是在3月28日。2003年發射上空的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Swift”衛星曾經觀測到遠處銀河系中心有發亮的現象並把資訊發送到了地球。NASA研究團認為這種現象十分特殊,而且因為無法確認發光的情況會持續多久,所以向全世界研究團體發佈了相關消息。此後,韓國、義大利、英國、日本等6個國家的58名共同研究組投入研究工作,動員了所有天體觀測設備,一直分析命名為“Swift J1644+57”的天體活動。

結果,研究組發現巨大的黑洞會吸引臨近的星體,星體則會隨之破裂並分解為氫氣和氦等元素,黑洞吸收氫氣和氦後會發光。參與研究的初期宇宙天體研究團團長任明新解釋道:“若黑洞十分巨大,鄰近的星體自破裂前就會被黑洞吸收,本次觀測到的兩個天體大小都十分吻合。”

本次研究結果還證明了黑洞吸收星體並發光的過程。破裂的星體殘害通常為氣體,如果被黑洞吸收,通常會成為圓盤形狀。此時,圓盤周圍會形成強烈的磁場,各類波長、光、氣體、原漿等粒子會隨著磁場方向噴出並發光。任團長表示:“1975年已經有人提出相關理論,但一直沒有觀測到具體現象,相信此次觀測到的現象會成為見證事例。”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韓國研究團利用普賢山天文臺(慶北永川)1.8米的望遠鏡和首爾大學初期宇宙天體研究團的“UKIRT”4米紅外線望遠鏡(美國夏威夷進口材料)等,收集到了可視光線和近紅外線領域的大量資料,在研究工作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與X線和伽瑪射線相比,近紅外線能量較弱,因此很難觀測。

“Swift J1644+57”目前還在發光。傍晚可在西邊“天龍座”附近觀測到該現象,但因距離過遠,不能用肉眼或普通天體望遠鏡觀測。



全東赫 jerme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