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灰塵……微不足道?

Posted September. 15, 2007 05:07   

한국어

宇宙岩石、樹皮、螞蟻的腿、恐龍的骨頭、輪胎橡皮屑、花粉、細菌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那就是他們均能成為灰塵。

太過渺小,只能用抹布來擦拭的灰塵……除了能引起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細微的灰塵,正式談論隨處可見的灰塵的人少之又少。

這本書很詳細的介紹了灰塵的一切。按氛圍來講,這本應是讓人乏味的自然科學書,但因作家生動的說明,內容及其容易理解。就像看了一部很成功的紀錄片一樣。

作家就是一位在紐約時報寫專欄的科學、自然史專業作家。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很為這位理論和文筆兼備的大眾科學撰述家自豪。

其實灰塵是氣候學、免疫學等科學家們主要的研究物件。灰塵漂浮在空中後,會散發到全球各地去。就因為灰塵的緣故,即使不去Rocky山脈,也能知道Rocky山脈正被侵蝕。不去菲利賓,也能知道菲利賓火山爆發的事實。作家在書中談到,我們不經意擦拭的灰塵,其實擁有著能改變天氣、氣候,甚至土地、大海、我們的肺部等深處的強大力量。

其實自然創造的灰塵是“大灰塵”,花粉能貼進鼻孔中。“自然灰塵”比10μ(微米•1cm=1萬 μ)還大。而真正引發問題的卻是比這還小的“危險灰塵”。水銀、鉛、二氧芑、聚氯乙烯塑膠、輻射能等灰塵就屬其中。人為的灰塵就像飛鏢那樣,通過我們身體侵入到肺部,引發疾病。

但是就像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那樣,沒有灰塵就無法生存。作家談到,過於純淨的是凝聚。一旦沒有灰塵,直到相對濕度達到300%,水蒸氣也不會凝聚。而一旦空中沒有雲,世界將沉浸在難以忍受的酷熱當中。

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充滿著淺顯易懂的比喻。因這種生動的說明,很難理解的科學說明也不讓人覺得單調。例如他這樣說明到:

“每年都有10億噸到30億噸的沙漠的塵土向空中騰起。10億噸相當於裝滿1400萬台貨運火車間的量。而這火車的長度等於圍繞地球旋轉6次。”“在沙灘上光腳走過嗎?沙土的溫度比大氣高得多。(相同的道理)浮在大氣中的熱沙塵和塵土微粒,就像向大氣和人類散發熱氣的散熱器。沙塵暴殘忍到能讓整個地球上的生命體全部沉浸脫水狀態中。”

說明灰塵力量的有趣的例子也頗多。蒙古高原中部的大漠中發現了恐龍Oviraptor的化石。這是一副沒來得及離開窩,蜷縮在裡面的完美的化石。 作家對此這樣開頭:“讓恐龍沒來得及離開自己的窩,而這麼迅速淹沒它的到底是誰呢?這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懸疑殺人事件。而首席嫌疑犯就是灰塵。

此後的過程簡略說明的話就是“很久以前其實大漠也有濕氣,但因地殼的變動,濕氣慢慢消失,進而形成了沙漠產生了沙塵。而恐龍就是被湮沒在沙塵暴中”。作家的說明猶如讀一篇生動的SF小說一樣。感性的術語闡述了恐龍面臨的危機。“Oviraptor在窩中沉浸在冥想之中,這時空氣中的鹽結晶掉落在了石灰石石子上……隨著風慢慢的平靜,灰塵在Oviraptor的頭上紛紛起舞。”

每到春天就讓人不知所措的黃沙的起因,就是無節制開發的科學說明背後,作家的另一說明讓我們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這裡可能包含了蒙古牧童戴過的華麗的絲綢帽子、死去的野生洋蔥的薄皮、點完篝火後的死灰、馬的骨頭、甚至是縱橫大陸的成吉思汗身體的一部分。”

據這部書,過去和未來都在這灰塵之中。如果比喻的話,灰塵就是時間。我們死後的灰塵,也會跨越邊境在大氣中飄蕩。作家寫到:“回歸土地後,經過數百年或數百萬年的侵蝕作用,我們的身體也將紛紛散去。”有可能數百年前祖先亡故散去的身體正飄散在我們周圍,因此灰塵也就更讓我們為之肅然起敬。原題為‘The secret life of dust’(2001年)



尹完准 zeit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