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國東北工程影響下形成的歷史學界4種新認識

中國東北工程影響下形成的歷史學界4種新認識

Posted July. 31, 2007 03:02   

한국어

中國的東北工程並不只是讓人們看到了對韓國歷史的歪曲視線。還起到了開拓此前我們一直忽視的東北亞古代史相關新視野的作用。跨越原本局限在韓半島這個狹窄的空間,只依賴於文獻資料的實證史學的局限,將歷史研究的範圍擴張到了滿洲、蒙古、中亞地區,還起到了積極“擁抱”考古學和神話研究的領域。

小說家李炳柱寫道:“太陽西下就成爲歷史,月光下會成爲神話。”通過東北工程的反作用,在韓國歷史研究上,原本只有皎皎的月光映照的領域,開始被燦爛的陽光照耀。下面作爲其具體的徵兆,介紹4大歷史認識的轉換。

○ 最古老的文明並不是黃河文明

四季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阿特拉斯中國史》指出了將黃河文明或中國文明稱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不當性。因爲,除了黃河文明之外,還有揚子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遼河流域的新樂、紅山文化等起源和系統不同的文化同時得到發展。因此,提議將此稱爲“東亞文明”。尤其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展現石塚、琵琶形青銅劍、櫛文土器等蒙古、滿洲、韓半島發現的東北亞文明的原形。出於這樣的原因,中國學者們主張遼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但在韓國國內學術界,開始接觸一直傳爲神話的古朝鮮文明的實體。

○ 外夷的重新認識

由於受到中華史官的影響,開始將從朝鮮時代起一直被貶低爲外夷的蒙古、滿洲、日本看作是東夷這個進一步擴大的文明共同體。這是在過去除了中原的漢族以外,將異族以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差別化的中國對抗將這些逐漸轉化爲中華文明的主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

遼河文明論是將中華民族的起源三分爲中原的華族、東南沿海岸的夏族、東北的黃帝族。這裏,東夷和北狄被轉化成爲黃帝族的後孫。與之對抗,韓國國內學術界提出,有必要將東夷族看作是從遼河文明(古朝鮮)出發的東夷系統。

○ 中國史的解體

對東夷族的這種綜合性觀點,自然而然地引發中國史的解體。如果將同是東夷系列的契丹族創立的遼,女真族創立的金和清、蒙古族創立的元等帝國的歷史全部納入中國史的範疇,就會與高句麗與渤海歷史的獨立性主張相衝突。

在這些東夷族系統中,共有語言(阿爾泰語系)和神話(卵生神話、熊崇拜、射箭神話)、文化(太陽崇拜、祭天文化、立木文化、薩滿教、摔跤文化)的特徵。梨花學術院客座教授申勇河(音譯)主張說,這樣的共同點不僅是匈奴、維吾爾等北戎,還應該擴大爲連接到土耳其、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愛沙尼亞的“古朝鮮文明圈”看待。

○ “失去的紐帶”夫餘的發現

隨著東北工程針對我們的全體古代史這一點變得明確,韓中歷史爭論正在逐漸轉移到高句麗史中的夫余史。申勇河提出了夫餘族的一部分往西移居到巴爾幹半島,往東移居到日本列島的可能性。傳統文化學校教授李道學(音譯)提出了高句麗和百濟奉爲始祖往的東明不是建立高句麗的東明聖王,而是夫余的建國始祖東明王的可能性。從傳說的內容幾乎相同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是由同一系統神話的後代合併而成。東洋大學教授金運會(音譯)表示,夫余的仇台王轉移到南方成爲百濟古爾王,百濟近肖古王前往日本成爲應神天王的可能性很大,並將此用大陸夫餘-半島夫餘-列島夫余的成立過程來進行解釋。



權宰賢 conf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