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回憶中的鬥爭-抵抗時代打水桶

Posted July. 13, 2007 07:46   

한국어

當年防空警報汽笛響起時感到的恐懼感至今記憶猶新。警報後緊接著就會播出“現在是實際狀況”的緊急廣播。內心充滿了害怕發生戰爭的恐懼。因李雄平歸順,中國民航機臨時著陸事件等,在1983年經常會聽到“實際狀況”的汽笛聲。當然應該也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每當提起80年代,首先想起的就是當時感受到的恐懼。

文學也長久地記住了80年代。80年代是民主化抗爭和思想形態、恐懼和傷痛的時代。而小說就是記憶的敍事,因此滿腔熱忱地度過80年代的作家們把作爲抵抗與鬥爭的時代的80年代放進文學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難道說80年代的記憶只是被時代烙下的傷痛嗎。最近作家的小說告知人們有“不同的80年代”。這些作家們記憶中的80年代是日常性的和極其文化性的時代。

河成蘭(40歲)小說集《薄餅》(音譯,文學村出版社)中有個短篇小說《1984年》。在作家記憶中的那一年是“尤裏·蓋勒年”。以色列魔術師尤裏·蓋勒訪問韓國,通過電視機展示了不用手去碰,就讓湯匙彎曲的超能力。“他的說話聲像是通過聲音調節器傳來一般,拉長且帶有嗡嗡聲。比如‘你~可~以做~到。彎~曲湯~匙。’這樣。”

小說主人公“我”由於家境貧寒,高中畢業就要立即找工作。雖然與喬治·奧威爾的陰暗長篇小說《1984年》是相同時期,但對於“我”來說,那個時候最記憶猶新的是“你~可~以做~到”的“超能力評論”,而不是時代的陰影。

將在本周出版的鄭梨賢(35歲)的小說集《今天的謊言》(文學與知性出版社)中有部名爲《秘密補習》(音譯)的短篇小說。1985年是成爲中學生的主人公少女開始秘密補習的時候,那是“空中有花粉和非常辛辣的催淚彈粒子一起飛舞,但日子仍然在一天一天地過,孩子們也在一天天長大”的時候。

“西褲和世界盃運動鞋”就是制服的補習老師。就像喜歡過同班班長,喜歡過籃球選手許載一樣,少女對補習老師産生了愛戀,但在那一年因懵懂的愛戀受傷。給少女買奶昔,還帶她參觀過大學校園的補習老師某一天突然沒有留下任何音信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對於該小說的主人公來說,1985年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教科書裏的話並不全是對的”的老師那悲壯的聲音,而是在偷看補習老師的側面的時候,怦怦直跳的心跳聲。

講述地方小城市少年的成長記的金愛蘭(音譯,27歲)的短篇小說《彈跳蹺》(音譯)。收錄在小說集《跑吧,爸爸》(創批出版社,音譯)中的該短篇小說詳細描述了看《科學東亞》的哥哥和玩彈跳蹺(俗稱袋鼠跳)的弟弟的成長過程。“動作銜接不能緩慢,如果想保持姿勢,就必須要不停地跳”的彈跳蹺,代表了在那樣不停地蹦跳中度過的幼年時期的記憶。

玉兔鉛筆、西洲牛奶、耐克、《100分鐘秀》。想想看,在80年代也有這些東西。對於一直被當作只屬於386一代的80年代的記憶,最近的作家們展現出了很多不同的記憶。

因此,過去的文學意義沒有被固定,變得豐富多彩。周末,你記憶中的80年代是怎樣的呢?可以嘗試回想一下在那個時代的一些瑣碎的小事。相信你也會發現除了被時代壓抑的部分之外,原來還有其他珍貴的面貌。



金志映 kimj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