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我就是“花旗集團”

Posted April. 21, 2007 03:13   

한국어

在1955年結婚時既沒有工作也沒有錢,就連舉行婚禮的資金都要向父母借。由於沒有得到妻子家的認可,還被威脅說“只要女兒願意,不論什麽時候都要把她帶回家”,後來直到妻子已經懷孕9個月的時候,他才進入了一個小公司擔任普通職員。經常向父親和岳父要錢,在僅拿到兩周的生活費之後還說:“大多數鄰居都能得到富翁父親的支援。”感到非常激憤。弄丟了父母、朋友們的錢,甚至還賠掉了幾個家庭的錢。

這就是被譽爲美國金融界的“超級明星”,“傳說中的首席執行官(CEO)”花旗集團董事長桑迪·韋爾的事業初創期的面貌。他的人生是典型的美國夢。從身無分文的小證券交易所最低層普通職員起家的他,在40年後創造出了世界最大的集團。在100多個國家提供銀行、保險、證券、資産管理等多種服務的綜合金融企業——花旗集團以2006年末爲准,資産達到1.8800萬億美元,當期淨利潤達215億美元,以世界最大的規模傲視群雄。

該書是韋爾自己講述的成功故事。在600多頁的書中包含了如何白手起家,建立世界最頂級的企業的過程。他將“品牌貪欲”、“利用他人的不安感”選爲自己的成功秘訣。其中,“品牌貪欲”還相當於是他的象徵。他將自己的公司“商業信貸公司”換成“Primerica”,再換成“旅行者集團”,最後換成了“花旗集團”這個品牌。總是對於收購知名度和評價高於自己的企業而耗費心力,他表示:“通過品牌收購,聘請了最頂級的專家,從而得以建設出了強力的企業。”來闡明對“品牌貪欲”的肯定性一面。而這樣的過程中利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他人的不安感”。在財務管理上,屬於比較保守的類型的他避免高風險的投資,偏愛穩定性的資金運營。這是爲了一旦出現因景氣變得不穩定而在資金上陷入困境的著名企業,就作爲收購合併的物件展開進攻。這大部分都獲得了成功。

但是並非每次都能成功。代表性的事例就是決定將原本由自己經營的西爾森 (Shearson)公司出售給美國運通公司。由於美國運通公司的品牌,以獲得總經理職位作爲條件進行了合併,但在4年後他被擠出權力層,只能讓出總經理一職。他將該合併事例選爲自己人生中最慘痛的失敗。但是成功的人所講述的失敗就像美味的佐料一樣,會增加書的趣味。該書原名爲《The real deal》(2006年)。



柳成云 polari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