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科學家向材料銀行借微生物、基因和化學物質

科學家向材料銀行借微生物、基因和化學物質

Posted August. 19, 2006 03:03   

한국어

○從微生物到基因和化學物質

材料銀行存有微生物、基因、化學物質等用於研究的各種材料。對於申教授這種研發抗生素的科學家,必須有效果試驗用細菌。

問題在於,不清楚研發的成分在衆多細菌中對哪種有效。

韓國科技院(KIST)醫藥化學研究中心金東震博士說:“需要以數十、數千種細菌作爲物件進行試驗,幾乎不可能全部培養,不得不向材料銀行借。”

抗生劑耐性菌株銀行行長、首爾女子大學李妍姬(環境生命科學部)教授說:“每月都有10~20名研究員從我們的銀行借細菌。”

○保存邊研究邊收集的寶貴材料

釜山大學鄭世永(納米科技部)教授集合從讀書時起開始製作的“單結晶”後,于2003年成立了單結晶銀行。

單結晶是內部構成成分按規律排列的純潔的固體。藍寶石或紅寶石這種寶石以及透明的鹽都是單結晶。主要用於生産手錶或半導體等電子産品零件。

鄭世永表示,我們的銀行中保管的單結晶有10000多個。

該銀行每年向大學或研究所等提供2000多個單結晶。少則每個單結晶收數萬韓元,多則收100多萬韓元。這些錢用於開發新單結晶上。

仁川大學李泰秀(生物系)教授以收集10多年的蘑菇菌株于2002年成立了野生蘑菇菌株銀行。目前共有3000多種菌株。

李泰秀說:“在專門只經營蘑菇的銀行中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去年成立的生物聲音銀行以3000多個音效檔案形式保存了慶尚大學延星燦教授利用10多年時間轉遍全國各地錄下的動物聲音。

○也可以出口材料

現在國內材料銀行中99%的研究材料都是國產的。

據科學界推算,材料銀行年均節省50億韓元以上的研究材料進口費。

最近有人稱,爲了同外國的材料銀行或研究機構進行交易,應使韓國研究材料符合國際標準規格。李妍姬說:“如果保存符合國際標準規格的研究材料按照,還可以打開出口之路。”



林素亨 sohy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