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解放前後史的再認識》終於問世

Posted February. 09, 2006 04:31   

한국어

經過一番曲折,旨在克服象徵《解放前後史的認識》(簡稱《解前史》)的“左派歷史認識”,並糾正現代史的平衡點的書籍8日終於出版。《解前史》對我國社會,特別是對當前的執政勢力和所謂的386一代的現代史認識産生了巨大影響。

這本書名爲《解放前後史的再認識》(簡稱《再認識》,書世界出版)批評了《解前史》歷史認識的左傾現象和二分解決法,強調了韓國現代史詮釋的中層性、綜合性和可變性。

首爾大學教授朴枝香(西方史學)、李榮薰(經濟史)、延世大學教授金哲(國文系)、成均館大學教授金一榮(政治外交學)作爲編輯委員,參與了《再認識》的編纂工作。該書在《解前史》陷入民族至上主義和民衆革命必然論的問題意識下,對能克服問題意識的國內外28篇論文和編輯委員的認識進行了整理。

樸枝香在序文中說:“通過媒體的報道,看到了‘讀完《解前史》後,感到全身的血都在倒流’的盧武鉉總統的發言。我想作爲歷史學家,對我國社會這樣的歷史認識置之不理,相當於‘瀆職’。希望《再認識》能成爲糾正在我國社會蔓延的錯誤的歷史認識的契機。”

《再認識》由闡述日本統治時期朝鮮殖民地上的人民的生活和光復後親日清算問題的第一冊(15篇論文,780頁)和闡述對光復後的分裂和6.25戰爭的責任以及李承晚政權的評價的第二冊(13篇論文和編輯委員的認識,696頁)組成。

筆者中包括對《解前史》産生巨大影響的修正主義歷史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康明思的妻子友廷恩(密歇根州政治系教授,音)和《解前史》的筆者—韓國學中央研究院教授李完范(政治學)以及延世大學教授辛炯基(國文系)。

《再認識》在企劃和出版過程中暴露出了我國知識份子社會受到缺乏理性的偏見的影響的現狀。

這本書的編輯委員們從一開始就樹立了“爲糾正《解前史》的歷史認識的均衡,排除政治色彩,挑選客觀上學術成果得到公認的文章”的原則。

但在筆者交涉過程中,衆多學者都拒絕投稿。

樸枝香說:“在準備過程中,試圖刊登在外國發表的優秀的研究論文。但遭到了拒絕。因爲,作者害怕國內的反應和氛圍。就連探索真相的研究都受到威脅。”

最近,一家媒體不顧《再認識》的出版宗旨“歷史研究不能作爲反映特定觀念和實現政策目標的手段使用”,報道說:“新保守版《解前史》。”結果,遭到筆者的強烈抗議。直到書出版爲止,筆者拒絕和媒體接觸。

在《再認識》出版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在現代史領域左派歷史觀地位不可動搖。同時也暴露出了左派歷史觀橫行的知識化分子社會存在的弊端。在2004年11月本報首次報道出版消息後,該書成爲學界和出版界的焦點,先後遭到出版社的兩次拒絕。

去年初曾表示願意出版的一家出版社說:“由於在企劃過程中政治色彩過於濃厚,不符合一直保持進步傾向的我們出版社的基調。”並拒絕出版。而其他出版社在簽訂出版合同後,在出版半個月前突然撕毀合約。由於一些編輯委員反對而放棄出版的另一家大出版社有關人士說:“但一些委員以不贊成歷史解釋爲由反對出版。這樣的事情非常罕見。”出版界認爲,這些出版社因考慮到民族主義和統一至上主義傾向強烈的歷史學筆者陣容,才拒絕出版。



權宰賢 conf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