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日帝強佔時期抹掉太陽旗在東亞日報是家常便飯

日帝強佔時期抹掉太陽旗在東亞日報是家常便飯

Posted December. 26, 2005 03:12   

한국어

共有6頁的該手記刊登在包含曾活躍在日帝強佔時期和解放空間的記者的回憶錄的《新聞記者手冊》(1948年Modern出版社,音譯,發行)中,它是最近由東亞日報社史編纂委員會研究組在國會圖書館中找到的。

李記者在手記中記錄說,在日帝強佔時期,從《東亞日報》的版面上“抹掉太陽旗,就像是家常便飯一樣,不計其數。”生動地證明了當時的情況。

○ 仿佛是獨立萬歲的“孫基禎萬歲”

1936年8月9日(當地時間),通過電臺收聽到選手孫基禎奪得冠軍的消息的《東亞日報》記者們製作號外散發,並帶著喇叭筒通過街頭宣傳散播這一喜訊。據說,當時聚集在光化門東亞日報社前的群衆高喊著萬歲的情景,讓人聯想到了3.1運動時的情形。

“在報社前,雖然已經是三更半夜,但是雲集的群衆全都跟著電臺的廣播歡喜不已。只有喊聲和歡呼……喊破喉嚨般地高喊的‘孫基禎萬歲!’的呼聲,就像是己未年獨立萬歲的呼聲一樣。”

在此後的第16天,即1936年8月25日。《東亞日報》體育主任李吉勇(音譯,當時37歲)記者與畫家青田李象範、攝影組成員、編輯部成員等衆多職員齊心協力在要于當天發行的報紙上,抹掉了登上領獎臺的孫基禎選手的運動服胸口部位的太陽旗。從第二天早晨開始,《東亞日報》的10多名記者依次被抓進了鍾路警察署。李記者回憶說:“只有6個房間的警察部拘留室,因爲進來了10多名報社同行,一夜之間變成了拷問的集體宿舍。”

他說:“因爲該事件,導致《東亞日報》這麽大的機構被迫關門,每天都在沈重的壓力下,別說是工作,在當時日政的監視下,原本日夜不停嗡嗡地充滿活力的運轉的輪轉印刷機也停止了工作,只能任其荒廢生銹。”回顧了遭到停刊時焦急和憤怒的心情。

○ 抹掉太陽旗是家常便飯

證明日帝強佔時期,在《東亞日報》上抹掉太陽旗就像是喝茶吃飯一樣頻繁的李記者還具體地列舉出了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抹掉太陽旗的。

“無論是地方還是首爾,需要在報紙上登載的什麽建築物的落成儀式,什麽工程的竣工儀式,無論是面事務所或郡廳,還是派出所等照片上,必須要在正面戴上太陽旗,而報社將此抹掉之後刊登的事例不計其數。作爲這樣的我們,怎能將孫基禎選手運動服上那鮮明的太陽旗標誌直接刊登在報紙上呢? ”

李記者表示:“感覺就好像是我們國家的兒子的孫基禎選手被倭寇奪走了一樣,因配戴在運動服上的日本太陽旗標誌,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但是,抱著月桂樹花盆拍攝的孫基禎選手這個人物是第一次,非常想刊登,所以就抹掉太陽旗之後刊登在了報紙上”

○ 對抹掉太陽旗事件的第一次回顧

李記者在1947年11月寫的該文章中寫道,抹掉太陽旗事件在光復以後雖然曾用英文通過美國駐軍報道團報道過,但是“像這樣詳細地寫出來,據我所知,這是第一次。”但是李記者在6.25戰爭中被綁架到了北韓,該文章也在此後就被遺忘了。因此,不僅是東亞日報社史,在韓國體育記者聯盟編纂的書《太陽旗抹掉義舉記者李吉勇”(1993年發行)中也沒有收錄該手記。

李記者的三子(台永,64歲,前中央日報體育部長)表示:“此前,對於抹掉太陽旗事件,只有畫家李象范等其他記者的回顧,對於發現了由先父手寫的手記一事,感到非常驚訝和感動。”

傳媒史學家韓國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鄭晉錫表示:“雖然有部分人詆毀說,抹掉太陽旗事件與《東亞日報》的編輯方針無關,只是該記者個人的決斷而已,但是李記者的該手記明確證明了這是從《東亞日報》內部的反日性氛圍和傳統上自然而然迸發出來的義舉。”

本月26日下午6時30分,在首爾中區太平路韓國新聞中心,將舉行懷念李記者的“第17屆李吉勇體育記者獎”頒獎儀式。



田承勳 rap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