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從台灣傳入的青春愛情電影抓住了韓國觀衆的心

從台灣傳入的青春愛情電影抓住了韓國觀衆的心

Posted May. 17, 2017 07:24   

Updated May. 17, 2017 07:36

한국어
如果度過20世紀90年代學生時代的話,就會想起以“過得好嗎?”爲代表的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1995年)。講述少年少女的清新的初戀的該電影當時吸引著115萬觀衆。不僅是情書,《四月的故事》(1998年)、《鐵道員》(1999年)等都是表現清新且純真的感情的代表性浪漫愛情電影。它們都是日本導演的作品。

 就這樣在日本叱咤天下的浪漫愛情片市場上“台灣産青春電影”開始漸漸占了上風。沒有化妝素顔穿著校服的男女、綠色萦繞的風景中出現的自行車、小心而又細膩的手勢和表情…。《永遠的夏天》(2006年)、《不能說的秘密》(2007年)、《聽說》(2009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年)、《我的少女時代》(2015年)以及11日上映的《等一個人咖啡》等。從台灣傳入的青春電影抓住了韓國觀衆的心。被稱之爲第1代青春電影的《永遠的夏天》的觀衆數僅爲4507名,但由周傑倫執導及出演而成爲話題的《不能說的秘密》吸引超過9萬多名觀衆去影院觀影。2016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更是吸引到40.9689萬名的觀衆,達到了頂點。

 在台灣正式制作青春電影是進入21世紀以後開始的。在經曆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飛速發展之後台灣政府開始把目光放在了自家內容物的開發上面。電影審查政策也得到了放寬。引領因《光陰的故事》(1982年)《兒子的大玩偶》(1983年)而觸發的台灣電影新浪潮的楊德昌、侯孝賢等一批導演的活動十分突出,反映台灣的社會、曆史、政治等多部傑作誕生。但這些影片商業性較弱,進入21世紀以後好萊塢電影開始逐漸蠶食市場。本國電影制作環境萎縮,小資本•小規模並能在短時間內無巨大風險的情況下完成制作的青春電影從那時起開始形成。

 電影評論家鄭智旭表示,“雖然台灣的青春電影大部分太做作,且幼稚的劇情設定較多,但這些影片都很好地抓住了以青春爲題材的‘回憶營銷’這一點。”並稱,“台灣特有的美麗天氣和風景也是青春電影受歡迎的秘訣之一。”



李知訓 easyho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