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杜特爾特與盧武鉉

Posted October. 24, 2016 07:20   

Updated October. 24, 2016 07:34

한국어

菲律賓的羅德裏戈·杜特爾特總統。雖然曾以毫不留情地“與毒品”開戰和粗俗的言辭成為國際新聞的製造者,但這一次真的不同尋常。他19日聲稱,“現在該與美國說再見了,”“不會再有美國的干涉和菲美聯合軍事演習。”而且是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受到盛情款待之後說出的話。他稱因南中國海問題而產生矛盾的對華關係“現是在春天”,卻給本是盟友關係的美國潑了一盆冰水。

?杜特爾特上個月曾聲稱,“菲律賓不是美國的附庸,很久以前就擺脫了美國的殖民統治。”他雖然聲稱“無意取消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但也表示置疑稱:“我們真的認為那有必要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他嘲笑美國“美國無計可施”。有分析認為,他之所以對美國表示警惕卻想與中國走近,是想在中美兩國之間抬高菲律賓的身價,獲取更多的實利。

?馬基雅維裏在《君主論》中指出,小國在需要大國的力量時希望締結同盟。但是在與超級強悍的國家締結的同盟,卻有可能更有利於強國,因此只要不是無可奈何的情況,就不要結盟。被菲律賓政治學者們稱為“馬基雅維裏主義者”的杜特爾特,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響,才與美國保持距離。我很好奇,他是不是忘了,自從1992年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菲律賓在與中國的領土主權爭端中所遭受的屈辱。

?盧武鉉前總統在還是候選人的2002年9月,“難道沒去美國就是反美主義者嗎?而且,就是反美主義者又如何呢?”等講話引起了爭議。他上臺執政後,在外交安保人士安排上,“自主派”和“同盟派”發生了衝突,導致了韓美同盟的動搖。國際政治學的世界級權威人士漢斯·莫根斯在1948年第一次出版的《國家間的戰爭》一書中雖然以韓美關係為例,強調儘量不要簽訂的強大國家和弱小國家的同盟關係,但是如果他現在還在世,也許會修改那一部分吧。似乎要在美中之間走鋼絲的杜特爾特,希望他能參考一下韓國的案例。



金順德,韓起興 評論委員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