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柴可夫斯基的眼泪

Posted November. 27, 2019 07:25   

Updated November. 27, 2019 07:25

한국어

  “我在旅途中构思着这一曲,大哭了一场。”这是柴可夫斯基在1893年2月写给侄子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信中说的话。当时构思的音乐成为他最后一首交响曲《第六B小调》。现在这首曲子被通称为《悲怆》。

 同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这首曲子的首演,9天后去世,因此无法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哭泣。五十三岁英年早逝,内幕也不确定。有人说他死于传染病,也有人说是因为有关性取向的许多传闻和压力而自杀。但可以肯定的是,作曲家的哭泣和《悲怆》的暗色调不无关系。所以,正确解读这首曲子,无论如何都要理解他曾经遭遇的心理状况,才有可能做到。指挥的困难就在于此。

 从世界级大提琴演奏家成为世界级指挥家的张汉娜在诠释《悲怆》时,关注柴可夫斯基的暴风眼泪和当时所写之信的原因就在于此。她觉得每一个音符都透着作曲家的热情、痛苦、希望、绝望,她把自己比作翻译家。就像理解作家的意图并将其翻译成语言的翻译家一样,指挥者的任务是正确揣摩作曲家的意图,通过音乐再现作品,为作曲家服务。

 张汉娜最近率领挪威特隆海姆交响乐团来到了韩国。她想把柴可夫斯基在创作《悲怆》时流下的眼泪和在生命最后一刻所感受到的急切心情融入音乐,传达给韩国听众。与此同时,她还把柴可夫斯基投射在音乐这一形式上的悲伤和听众所感受到的存在论的悲伤,成功地引起了共鸣。也许听到张汉娜用尽全身力气再现的音乐,有人既会感到心痛,同时又受到安慰。可以说是从悲伤中得到了安慰吧。这是音乐所具有的不变的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