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专栏》中国女科学家的诺贝尔奖

Posted October. 07, 2015 11:47   

한국어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共同荣获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的英雄。屠呦呦虽然是继2010年刘晓波(和平奖)、2012年莫言(文学奖)之后第三名获奖的中国人,但这是首位在科学领域获奖的中国人,意义非同寻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屠呦呦是没有中国给予最高科学家的院士荣誉、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的“三无科学家”。尽管开发出了拯救超过百万名虐疾患者的特效药青蒿素,但由于身为女人,加上不是博士,她因此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

毛泽东在1950年的首次全国保健卫生会议上提出了保健四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强调“中医和西医要团结”的“中西结合方针”。这与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引进西方医学、废除传统医学形成了对照。处于其中心地位的机关,就是1955年设立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从那时起,中国的医疗就是以传统医学和西洋医学相融合的方式,走过了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医研究院于2005年被提升为中医科学院。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1955年从北京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医研究院,直到如今已85岁,仍然埋头于从中国传统天然药材中寻找新物质。让她获得诺贝尔奖的治疟药,也是她从1600年前的古代医书中获得灵感,从中国传统药材青蒿中提取的。屠呦呦的名字“呦呦”出自《诗经》诗句“鹿鸣呦呦,食野之苹”,堪称是世界性地名符其实。一直以来认为中医学不科学、安全性低下的批评和猜疑,也将会因这次获奖而消除相当一部分。

在传统医学方面,韩国走的是一条和中国、日本都不一样的道路。韩医学与西洋医学不同,构建了独特的势力和领域。政府从创造性继承韩医学的宗旨出发,于1994年设立了韩国韩医学研究院,但并未在源自韩药的新物质开发和临床试验方面取得可圈可点的成果。虽然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但韩国作为拥有许浚《东医宝鉴》的国家,只能对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羡慕不已。



郑成姬 评论委员 shch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