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经济能力和幸福为什么互相排斥

Posted June. 15, 2013 04:23   

한국어

去年大选之前“有晚上的生活”话题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其宗旨是缓解从1960年代开始持续出现的经济成长的疲劳、回顾国民生活的质量。但是现代人在指望悠闲生活的同时还不断让自己处于忙碌的工作现场。但即使工作量增加、所得增加,也很少有人想“这已经够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上,我们要工作多长时间、得到多少钱才会觉得够了?

作家斯奇德尔斯基父子表示,人类了丰饶选择了资本主义,但是生产力越是发展,越不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而且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不断地追求物质的人类的贪欲及未能正确进行所得再分配的不公平系统。

父亲罗伯特是专攻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英国的学者,儿子爱德华是专供哲学和神学、政治学的学者。就因为这样,书中通过多个学术领域寻找着对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上,好生活是什么”的答案。他们的论证首先是指出了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的散文“为我们后代的经济可能性”的错误,他们批判了成长指向主义、最终强调有情、闲暇、稳定等价值。

为了证明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价值为什么重要,他们使用了各种图表和数据。处处插入了主要国家上层1%的所得占有率、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的失业率、国内总生产(GDP)和生活满意度、每年参加文化活动的人数等图标。之后还列举了为了闲暇的生活,应该有什么样的制度、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系统等。大部分资料虽然局限于西欧发达国家,但是正在逐渐关注闲暇生活的韩国社会也该对此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