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解决青年失业,在欧洲发达国家寻找答案

Posted April. 03, 2010 03:32   

한국어

上个月2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市内的一家瑞士籍保险公司前,一位年轻的女士妮可(21岁•女)和记者握手时说:“名片两年后再给你。”从去年9月开始在这家保险公司实习的她由于不是正式员工,所以还没有自己的名片。不过,鉴于该公司的方针,如果没有突发事件这位实习生的“以后再给名片”的承诺一定能实现。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这种德国的实习生制度成为了提高青年雇佣率的“雇佣革命”的基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6年和2007年,德国的青年雇佣率分别为44.0%和45.9%,可2008年却上升至47.2%。

世界各国为解决失业问题绞尽脑汁,其中针对青年阶层的雇佣政策最受关注。2008年,韩国15岁~24岁青年雇佣率为23.8%,是经合组织(OECD)平均(43.7%)的一般水平。欧洲发达国家早一点领悟到青年失业的严重性,并采用了符合企业和地区特性的解决方法。而这种事例将成为有助于韩国的参考书。

○ 德国和瑞士的实习生制度

妮可女士在三年的实习过程中,每年1月和5月会回到职业学校学习会计、行政等理论,而余下的时间则在瑞士保险公司熟悉业务。在企业熟悉业务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学校学习理论的时间。

妮可女士说:“去年毕业普高后,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报考了大学,可我却选择了职业学校”,“做实习生不仅有能求职的把握,而且还能赚钱,所以我很满足。”

公司也非常满意实习生。该公司的人事部门负责人说:“三年熟悉业务后入社的实习生要比大学毕业后入社的职员抢手,因此公司也提倡实习生制度。”

从面包师到银行职员,德国在350多个职场实施实习生制度。去年,约204万个企业中有49万3000多个企业采用了实习生制度。美国的经济周刊《商业周刊》报导美国青年事业的解决方法时也曾介绍该制度。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表示:“连大学毕业生也想成为实习生”,“实习生制度大幅度降低了德国的青年失业率。”

瑞士也是以有体系的职业训练刺激青年阶层雇佣的典型国家之一。建议在汽车、机械、电机电子、建筑、物流、信息通讯、机械操作等专业钟选择两个专业,而且为了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熟悉技术、适应职场生活,还采用了教师传习(Mentor)制度。瑞士苏黎世的LfW职业学校校长Anton Huber介绍道:“学生每一周两次可以到和自己的专业有关的公司接触实际业务,并定期和现场员工碰面。”

○ 努力扩大工作岗位的英国

“在便利贴上写下妨碍你就业的障碍物,然后贴在黑板上。”

上个月25日,在离英国伦敦有一小时车程的港口城市,职业教育机构“Skills Trainning UK”的将士正为十多名青年求职者演讲“给予动力”的内容。

听讲的青年六个月以上开展了求职活动,但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于是,英国政府亲自向这些人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教育机会。

金融危机严重的去年9月,英国推出了“变通新政”,即如果18岁~24岁青年六个月期间找不到工作,就必须得接受针对性职业教育。若不接受职业教育,就得不到求职工资(每周约50英镑•约8万6000韩元),因此都会参与培训。据统计,接受教育的青年中有80%以上在结束52周的课程结束之前找到了工作。记者拜访“Skills Trainning UK”时,保安公司“Total Security Service”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在现场雇佣了两名员工。

英国政府虽然财政困难,但为了接触青年失业问题,却不惜注入大量资金。用10亿英镑组织未来工作岗位基金(Future Jobs Fund),为18岁~24岁年轻人创造工作岗位,还为刚接受义务教育的16岁~17岁青少年提供工作岗位的“9月的保证”制度。

“Skills Trainning UK”的董事表示:“近期,英国政府公布了各种强有力的青年工作岗位政策”,“为了一定给青年提供工作岗位,还使用了保证(guarantee)这一单词。”

○ 提供针对性工作岗位的荷兰

上个月27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外交的一家自行车修理店,三位年轻人正冒着汗学习修车技术。

针对那些没有基本能力的薄弱青年阶层,荷兰政府实施了“针对性项目”,而这些人就是参与该项目的年轻人。

首先,前两周评价参与者的嗜好和技术及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在自行车修理、看护、儿童保姆、警卫业务等18个企业实习。政府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定期访问现场,并倾听实习生的苦哀。根据实习生的熟练程度,8周~13周之后,可以接受实质性职业训练的同时在特定企业上班。

乐金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室负责人表示:“欧洲国家的现场指向性、个别化的职业训练项目对长期雇用很有效果”,“韩国也应该扩充接受义务教育的年轻人以就业为目标再次接受职业培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