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今年關門34天的“李國鐘外傷中心”

Posted December. 06, 2019 07:38   

Updated December. 06, 2019 07:54

한국어

  京畿道水原市亞洲大學醫院區域外傷中心值班室的電話鈴聲響了足足5分鐘。手拿聽筒的護士重復了多次的回答。“對不起,現在沒有空床,不能再接收病人了。”非為別的,為治療重癥外傷患者而準備的100張病床上住滿了患者,再也沒有空位,所以只好向消防廳通報“不要再送患者過來”的“分流”信息。這是具備國內最大規模和人力的區域外傷中心在11月27日下午3時左右的情景。

 由外傷外科教授李國鐘率領的亞洲大學醫院區域外傷中心是覆蓋京畿道果川市、城南市、富川市等21個市郡的京畿道南部地區最終負責重癥外傷患者的醫療機構。當附近的急診室全部沒有人力、沒有設備而將病人轉送此地時,區域創傷中心就成了守護病人“黃金時間”的最後堡壘。

 但是,亞洲大學醫院區域外傷中心從今年年初到11月30日,共打出57次“分流”通告,沒有接收患者。把“分流”的全部時間加在壹起,多達34天2小時57分。也就是說,負責京畿南部區域970萬人口的區域外傷中心要關閉壹個多月。2017年只有11次的“分流”通報次數去年增加到53次後,中心內部出現了“現在連我們中心都不好意思叫區域外傷中心了”的說法,但壹年後情況進壹步惡化。

 這是因為“病床周轉使用”已經到了極限。以前,如果區域外傷中心病床不足,就借其他診療科目的病床接收患者。但從去年開始,其他診療科目也出現病房不足現象,醫院方面對此予以阻止。再加上醫院內部進入部分改造工程,病床更加緊缺。中心的壹名相關人士感慨地說:“醫院方面在2013年向保健福祉部提出申辦區域外傷中心的事業計劃書時,當時(保健福祉部)還明確寫下承諾,‘將不惜提供設施和人力支援’呢!”

 這就是惡性循環。未能進入區域創傷中心的重癥外傷患者,將首先住進其他小規模的急診室。幾十個小時後壹旦區域中心出現空位,盡管為時略晚,患者會來重癥外傷接受專門治療。由於初期沒有正常得應有的診療,預後很差。這些患者需要住在區域外傷中心更長時間,以便恢復。

 亞洲大學醫院區域外傷中心還算是全國14個區域外傷中心中病床最多的壹家。至於其他地方的情況,福利部連實際情況都沒有掌握。今年2月,因為中央急救醫療中心負責人尹漢德的過勞死,人們對急救醫療的關心度提高,政府成立了各種協議機制,承諾對策和支援。尹漢德如果看到現在的情形,將會無語以對。


趙健熙記者 beco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