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诺贝尔奖出自饭桌对话

Posted April. 23, 2019 07:32   

Updated April. 23, 2019 07:32

한국어

  犹太人重视教育,从公元前开始实行义务教育,不论生活在何处,都建立了名为“授业座”(yeshiva)的图书馆。yeshiva是希伯来语,意为“坐着”,源于坐着学习所有塔木德经的主题。有趣的是,坐在图书馆,对面或旁边的人的脸就在眼前。这是为了对话而不是读书建立的空间结构。这标志着“学习=对话”。

 这样一来,图书馆就很嘈杂。与我们隔断式结构图书馆的安静相去甚远。传统的犹太人家庭也布置了家具,只要坐在客厅里,家人就能面对面。这是诱导对话的空间结构。这与坐下后正面有电视机、家人连侧脸都很难看到的韩国式客厅结构,形成了鲜明对比。

 犹太人不仅在学习上如此,生活本身也是对话和讨论的中心。他们认为,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创意会自动浮现出来。为了收集创意,偶尔一次的“头脑风暴”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当然,他们不会天生具有对话和讨论的好方法。都是从哪儿或是别人那里学来的。对话法是在学习语言的时期一起教,效果会最大化。归根结底,这也是犹太人如此强调饭桌对话的原因。

 实际上,犹太人每天至少有一顿饭是全家人一起吃饭聊天。从琐碎的日常生活到学校及宗教生活,选择前途职业等等,主题无穷无尽。以《什么是正义》一书而闻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两个儿子从5岁至7岁起,就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我们一起聊天,刚开始是以日常生活为主题,随着孩子们长大,也培养了看世界的眼界。”

 甚至有主张称,犹太人包揽诺贝尔奖20%至30%的秘诀是“饭桌对话”。200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圣巴巴拉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大卫•格罗斯表示,“在科学领域,犹太人之所以卓越,不是因为遗传因素,而是因为在饭桌上父母们每天都在谈论解决子女们疑惑的对话。”

 我们也重视饭桌教育。但是主要以“不要比大人先伸饭勺”等礼节为主。五月是家庭之月,有诸如儿童日、父母日、成年日等全家人聚会的日子。以这样的一天为契机,让我们正式开始饭桌上的对话吧。如果每天做到有点困难,哪怕一周一次。特别是从选择前途职业的角度出发,具有重大意义。孩子们只要做父母认可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兴致勃勃。家庭中的对话是不是可以成为找到自信的出路的出发点呢?训练提问的方法等对话技巧,就算是顺便拿到的搭头吧。


李恩澤 nab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