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不能離開地球的原因

Posted November. 21, 2020 07:23   

Updated November. 21, 2020 07:23

한국어

地球是太陽系行星中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與其他行星不同,地球的大氣層保護生命體。地球存在大氣是因為重力抓住了大氣。地球距離太陽不太遠也不太近,大小適中。因此,對地球起作用的重力絕妙地發揮著維持壹定厚度大氣層的作用,不會使大氣散落到宇宙或吸附在地表上。為人類創造最佳環境的這種大氣的形成條件非常神秘。

大氣圈厚度達1000千米,起到地球保護膜的作用。從地表到11千米左右的對流圈內,會出現形成風、雲、雨、雪等天氣的氣象現象。氣象現象通過大氣循環實現地球的能量平衡,減少溫差,給地球各處註入活力。但是,隨著如此和諧的大氣圈被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打破均衡,人們越來越擔心氣候變化會越線而難以挽回。

以聯合國為中心,為阻止全球變暖,各國正在努力。另外,還有壹種說法是,認為地球荒廢是不可避免的,應該離開地球移居到其他行星。2018年去世的天體物理學家史蒂夫·霍金博士留下了“如果不想地球變暖導致人類滅亡,請在200年內離開地球”的遺言。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在火星上建立新的避難所,開始了航天飛機事業“太空探索”,並於本月16日實際發射了載人航天飛機“堅韌(Resilience)”號。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乘坐該航天飛機的宇航員們安全返回,將正式開啟“民間宇宙運輸時代”。

人類開拓其他行星在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但如果是為了拋棄地球、建立新的居住地,就應拋開這種可能性,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如果把地球看成是人類之居(House),就可以拋棄舊房子,搬進新家。但如果把地球當作人類之家(Home),就很難離開。因為家庭是由成員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組成的共同體。

將地球視為人類家庭的視角基於托馬斯·貝裏的思想,即要求將地球從以人類為中心的產業文明轉變為以地球為中心的生態文明。他將地球視為生命和自然相連的共同體,他的思想延伸為賦予地球以法律人格的地球法學(Earth Jurisprudence)。貝裏在《宇宙故事》中告訴人們,從最初的宇宙大爆炸開始的地球誕生、大氣的形成以及向生態文明的展開絕不是偶然的事情。根據他的思想,人類不是可以拋棄荒廢的地球的存在。貝裏強烈暗示,地球和人格共同體——人類拯救被破壞的地球是治愈自己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