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詩人的偏離(辛棄疾·西江月·遣興)

Posted December. 03, 2021 07:44   

Updated December. 03, 2021 07:44

한국어

毫無顧慮地沈迷於酒和快樂的告白,再加上曾被認為是「千古真理」的先賢之書也被宣告不可全信,實在令人感到奇怪。為什麽會出現這種脫離常軌的想法呢?雖然看起來像是幼稚的脫軌行為,但實際上卻是對現實政治的失望感的極度諷刺。詩人一直批判南宋朝廷將中原土地讓與金國、偏安南方一隅的安逸和無能。他們陶醉於歡樂,哪有時間擔心國家?(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古代的經典也許論述了愛國愛族,也許闡明了政治的道理,但也須警惕現實有時被顛倒的價值所掩蓋。在與松樹的爭執中表現出自我覺悟的身姿。這可以理解為即使醉倒也堅決拒絕任何人的幫助的堅強意誌。

雖然他以武裝聞名,但詩人明於古典,諳熟於運用「莊子」「孟子」「史記」等。例如,「古人之書,不能全信」,化寫了孟子所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與孟子「好好辨別記錄的真偽」的初衷無關,詩人只是沿用了這種說法。「西江月」是詞牌名,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