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壹生摯友的同行

Posted March. 04, 2021 07:29   

Updated March. 04, 2021 07:29

한국어

被稱為“美術史上的聖經”的恩斯特•戈姆布裏奇的《西方美術史》初版中沒有壹名女性美術家登場。在歷史上留名的偉大畫家都是男性,女性總是作為他們的模特存在。19世紀瑞典畫家耶安娜•鮑克曾試圖繪制挑戰這種固定觀念的肖像畫,自己記錄女性畫家的存在。

 30多歲的鮑克畫的這幅畫描繪了專註於肖像畫作業的畫家形象。雖然看起來與19世紀其他畫家的工作室風景沒什麽差別,但女性畫家將男性作為模特。畫中的畫家是鮑克的同僚貝爾塔•貝格曼,當時兩人使用同壹個工作室。1840年出生於斯德哥爾摩的鮑克在23歲時前往德國進行美術留學,定居慕尼黑,在這裏她見到了比自己小7歲的丹麥女畫家貝格曼。因為是女性,所以沒能進入美術大學,在個人畫室學習畫畫的兩人因為處境相似,很快就變得親近,成為壹生的朋友。兩人共享了家和工作室,還壹起進行意大利旅行和移居巴黎。這幅畫是兩人在慕尼黑壹起工作時畫的。兩人互相為對方的畫肖像加油,努力打破人們對女性的偏見和以男性為中心的規範。兩位朋友在巴黎沙龍展上壹起參展,受到了好評,並積極參加國際展示會,積累了名聲。

 兩人比任何人都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對教育也表現出獻身精神。貝格曼回到哥本哈根後,成為丹麥皇家美術院首位女議長,而鮑克則在慕尼黑為女性建立了美術學校。不是嫉妒和競爭,而是通過支持和聯合取得巨大成就的兩位朋友,作為有影響力的畫家和教育家,於1926年同壹年結束了各自的人生。兩人是壹生摯友,在前往另壹個世界時也同行。據說,貝格曼就像朋友畫的畫中的樣子壹樣,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也握著毛筆。美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