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全球產業重組大舉展開……眼下不能把企業回歸支援視為特惠

全球產業重組大舉展開……眼下不能把企業回歸支援視為特惠

Posted May. 20, 2020 07:45   

Updated May. 20, 2020 07:45

한국어

  據悉,政府為了吸引進軍海外的企業回到國內,正在討論包括放寬首都地區工廠入駐限制在內的多種支援方案。因為政府判斷,在世界各國為應對“後新冠時代”而競相推進企業回巢(企業回歸國內)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破格的獎勵,很難實現企業回歸。政府將於下個月初宣布具體落實上述內容的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

 壹直以來,企業為了節約費用,提高生產效率,構築了核心軟件在發達國家、零部件采購在中等發達國家、組裝在發展中國家的多國供應網。但由於中美貿易爭端,本國優先主義日益增強,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全球化的問題暴露無遺。隨著政治、社會風險加大,企業們開始試圖改變生產工廠的布局,留在本國或主要市場周邊。

 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政府也相應地加強了回巢政策。日本政府最近表示,將為在華的本國企業提供三分之二的搬遷費用。德國也針對回歸企業降低了企業法人稅率,並提供智能工廠和研發補貼。美國正在研究對策,擬將21%的法人稅率進壹步降低,並100%補償從中國回來的制造企業遷移費用。

 韓國也在2013年制定了《進軍海外企業回歸國內支援相關法律》,推進企業回歸。但到目前為止,回來並實際開廠的只有40多家。作為制定法律後回歸的大企業,目前在蔚山建設電動汽車零件工廠的現代摩比斯還是頭壹家。與蘋果通過回巢在美國創造2萬多個以上工作崗位、日本三大汽車公司將工廠從中國轉移到日本相比,還微不足道。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開始、世界各國競相吸引企業回歸的情況下,必須綜合看待對整個國家來說什麽是利益。韓國企業的回歸並非易事。韓國的市場不像美國和中國那樣大,所以以出口為中心的大企業幾乎沒有回到國內的可能性。與人工費低廉的東南亞相比,勞動市場的競爭力也不高。政府的所有部門都要行動起來,以對壹家壹家企業提供針對性服務的決心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