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不允許戲弄庶民

Posted June. 29, 2009 09:30   

한국어

執政黨與參政黨不知從何時開始進入了“庶民政治”競爭狀態。不管李明博政府提出什麼政策,民主黨與民主勞動黨都宣稱是“強富者政權”並表示唯獨自己才是“為庶民的政黨”。李總統和大國家黨認為,日後不能再受參政黨和左派勢力宣傳攻勢的折磨,於是決定實施“包容庶民”的政策。李總統來到市場聽了商人們的許多抱怨,還吃了炒年糕。民主黨李錫玄表示,凡是李總統去過的炒年糕店不是客人減少就是倒閉。為此,執政黨與第一參政黨還展開了低級的口舌之爭。大國家党尹相炫發言人評價民主黨議員說:“他們只會用嘴說關心庶民,只會空談好的環境下做(反對國會開院)的‘貴族’罷工”。

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參政黨,都把庶民看成了政治攻防的素材,沒有真正解決失去工作崗位、商家倒閉、因負債累累而尋死或因妻離子散沒有退路的庶民困難。他們那單憑嘴就能得到國民支持的思想令人厭惡,而且在沒有真正關心庶民的情況下對煽動階層之間分歧的民粹主義(populism)政治令人憤怒。

難道盧武鉉政府和開國黨是因為沒有把庶民掛在嘴上而導致庶民經濟垮臺、庶民陷入困境的嗎。他們雖然總是用“20比80”的說法,誇誇其談地說通過打擊富者(占20%)來拯救庶民(占80%),不過不僅沒有任何效果,還擴大了貧富差異。甚至還以“攻擊2%的富者來讓98%國民享受快樂”為目的,制定了綜合房地產稅徵收制度等,用各種稅目打擊了有大房子的國民,但最終沒有幫助到國民,這一點有目共睹。

若真關心庶民和中產階級,就應該最先加大企業型工作崗位。為了令企業增加投資和雇傭,應整備制度、社會環境,這才是真正為國為民的政黨應採取的政策。鑒於製造業明顯的“無雇傭增長”,也有必要提高金融、媒體、IT、教育、醫療等各種服務產業的競爭力,又或者發展新產業。進而培育中產階級、創造出較好的工作崗位。

民主黨宣稱執政黨的金融或媒體產業改革均為“親財團的惡法”,還處處阻礙了政策實施。不僅沒有糾正廣播和勞動既得權者的弊病,還與他們攜手以場外鬥爭引發了社會不安,並且令自營業者等庶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苦。執政10年時一直享有新既得權的他們是否有資格為庶民著想,這一點也令人質疑。至今沒有公開過金大中前總統等宣稱庶民經濟的過去政權實勢及其家族的財產或積累財產的過程。

政權交替後李明博政府和大國家黨政權的首要任務則是清除左派政權的的積弊,創造出韓國新發展模式。不過現政權卻沒有明確的原則和主見,受少數參政黨和社會各界左派勢力的擺佈,一旦有反對意見時就退後一步。執著於偏向理念和尋回既得權的部分勢力不僅沒有加快改革的步伐,還在為系派之爭拼搏。撫慰庶民的生活必然重要,但在沒有理解政權交替大義的情況下,一直延續敗北主義、分裂主義形態,反對勢力就會更加虛張聲勢,而且會更快地喪失支持者。

只有企業發展才能因鏈式反應提高中產階級和庶民的生活水準。若執政黨或參政黨光憑嘴說為庶民並阻礙了企業發展,將加劇民生和經濟困難。

曾經有過教育成為提高庶民生活水準最有效方法的時期。數十年前,家境困難的孩子需要與父母兄弟共處一室,而且沒有去過學院,但他們卻靠進了重點高中、重點大學並取得成功,進而讓家族變得富裕。不過像金科玉律一樣強調平等教育、宣稱教育民主主義的勢力掌握政權和教育界的過去10年,庶民更難把握通過教育提高身份的機會。在平等教育的旗幟下,公共教育的品質明顯下降,以至於達到沒有私教育就沒有教育競爭力的地步。因此,只能依靠公共教育的孩子和非城市地區的孩子幾乎無法通過教育來擺脫貧困。

由此可見,至今嘴上掛著庶民但對提高庶民生活水準沒有任何幫助的政治圈和教育界需要猛省。而且政府和政治圈也要停止詐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