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改变历史的“五月风”

Posted May. 04, 2015 07:22   

한국어

中国山东省青岛有很多红顶的欧式建筑。这是过去伤痛的历史—德国租界的痕迹。青岛啤酒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这一原因。青岛市的地标建筑中,有一个是五四广场的“五月风”。这是一个高30米、直径27米的造型,艺术地塑造了风中的火炬形象。这是为了纪念青岛这一中国反帝斗争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的起源地而建立的,它也经常出现在韩国游客的纪念照中。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大约3000名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分配德国战前拥有的利益时,中国因为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未能恢复青岛等山东半岛的主权,学生们对此举行了抗议示威。激愤的学生们要求“还我青岛”,走上街头,商人、工人等积极加入。两个月期间,示威活动蔓延至22个省约200个城市,成为社会主义思潮扩散的契机。

“朝鲜寻求独立,喊出了‘不独立毋宁死’的口号。”当时北京学生的宣言书里这样描写两个月前韩国的3•1运动。后来主导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等出版的《每周评论》里刊登了3•1运动的报道,并称朝鲜的独立运动是震动中国人民的最大事件。有一些韩国人,为了躲避日帝对3•1运动的镇压,还渡海来到中国,加入了“五四运动”。

“那一天和往日不同,天气晴好,无风,有名的北京尘埃也未曾扬起。”这是历史书上记录的“五四运动”当天的天气。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寂静。一个世纪过去的今天,东北亚的风向标再次因日本而摇动。虽然韩中日的国力和力学关系发生了变化,但三国的和平共存要再过多久才有可能实现?五月的风中回顾“今日的历史”,不免心情沉重。



韩基兴 评论委员 eligiu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