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揭发生产销售企业,流通含有害成分的劣质药材

揭发生产销售企业,流通含有害成分的劣质药材

Posted November. 13, 2014 09:41   

한국어

恶意利用保健当局不甚严谨的检查规定,将含有超标有害成分的劣质药材大量流通,参与其中的生产制造企业遭到曝光。11月12日,首尔北部地方检察院刑事6部(部长李勇日[直译])公布,因涉嫌把镉、铅、二氧化硫等成分超标111倍以上的药材,当作常规达标产品流通,拘捕了韩国国内最大韩药材生产销售企业的东敬综合商社代表理事金某(56岁)、生产本部长南某(41岁)、营业本部长李某(41岁)等3人,同时起诉了13人。这些人自2012年1月起,截止到今年10月,通过1.6万次,向市场流通了麦冬、川芎、枸杞等263种劣质药材,价值达到65亿韩元。

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由不服标准的劣质药材产生的损失,将这些劣质药材予以流通。与食品企业不同,药材生产企业实施的是自行品质检测,因此即使出现不服标准的结果,也无需向食品医药安全处等保健当局报告,利用这一漏洞,虚假制定实验成绩,通过这种方式,将不良劣质药材变身为正常的达标产品。实际上,由这家公司生产的麦冬,其含有的二氧化硫成分达到3340ppm,超出规定标准30ppm111倍,却以达标产品在市场流通。这款产品在实验成绩上标注的是1ppm。单子叶植物麦冬主要用于消炎、镇咳、祛痰等药品,以及用于强心剂。

东敬综合商社有组织的运作这一非法行径,包括代表理事、生产本部长、营业本部长在内,甚至精英团队也加入其中,定期召开“战略经营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的犯下罪行。他们甚至已经做出决定,如果发生刑事问题,将由生产本部长南某出面承担责任。

为了罪行曝光时不受到行政处罚,他们将这些药材当做是4家小制药厂的产品流向市场。M制药公司、J制药公司等小规模企业纬二路获得数千万韩元的收入,加入了罪行,提供了本厂的包装。在4家小企业中,除了一家已经破产关闭,其余三家企业的代表这次也遭到起诉。此前,食药品安全处于上个月对东敬等4家企业生产销售的药材已经发放通知,责令使用该企业药材的药品企业暂停生产,检察院已经着手调查这些企业。

检察院有关人士表示“已经向法务部提出立法建议,希望改善这种自行检测的制度,同时这种情况发生时,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