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肉食恐龙其实是草食动物?有关恐龙的新研究

肉食恐龙其实是草食动物?有关恐龙的新研究

Posted February. 28, 2014 03:18   

한국어

2012年在中国和蒙古都挖掘出了恐龙化石,恐龙研究也随之变得更活跃。恐龙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挖掘新化石、复员恐龙生态环境。正在利用脚印、恐龙蛋、皮肤等“痕迹化石”和电脑断层拍摄(CT)、走查形电子显微镜(SEM)拍摄、同位元素分析等先进方法,分析恐龙爱吃的食物、如何交配、如果养育小恐龙等。通过这些研究,出现了很多推翻常理的研究结果。

最激烈的争论是恐龙的食性。

生活在白垩期后期的兽脚亚目恐龙—恐手龙在1965年由芬兰、蒙古的古生物探索队发现巨大的前脚后就没有新发现。大部分肉食恐龙属于兽脚亚目,如同其学名“可怕的手”一样,因为具有巨大的脚趾甲,被认为是肉食恐龙。

但是因为韩国地质资源研究院地质博物馆长李隆南在2006年和2010年份两次在蒙古戈壁发现了恐手龙的其他化石,上述推测被推翻。李馆长组合了两个标本,复员了恐手龙的全体形态,这是时隔50年的事情。其中还包括1000多个以上的胃石,查明恐手龙食材是动物。胃石是在食用水果或蔬菜的时候因为胃液而生成的结石,可以成为证明草食动物的强有力证据。

不仅是食性,对恐龙外形的研究也在活跃进行。

之前的研究认为大部分恐龙如同现在的爬虫类一样,具有绿色皮肤。但是最近得到支持的主张是恐龙也有羽毛,用此来保暖,而且羽毛会像现在鸟类一样非常华丽。

代表性的羽毛恐龙是生活在侏罗纪后期的赫氏近鸟龙。美国耶鲁大学地质系博士温特从中国北京自然史博物馆接到了赫氏近鸟龙的化石,用电子显微镜确认了黑色素,结果发现它具有黑色、白色、红色羽毛。研究组推断,赫氏近鸟龙的翅膀和腿是黑色的羽毛、头部有红色的王冠形羽毛。研究组还在2010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说,头部的红色羽毛不仅是为了保温,而且可能是为了夸耀自己或求爱。

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天然纪念物中心组长林宗德表示:“如果恐龙在陨石撞击地球后也没有灭种,保持体温的羽毛恐龙将会处于支配地位”,“实际上羽毛恐龙们就是现在鸟类的祖先。”

通过“科学东亚”3月号,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恐龙的智能、生态环境等科学家们所关注的有关恐龙的研究主题。3月15日在首尔龙山区汉江路东亚科学公司楼将会进行国内顶尖恐龙学者李隆南的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