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点评】弗朗西斯柯的使命

Posted March. 18, 2013 07:57   

한국어

看着弗朗西斯柯教皇就想起一部电影叫做“使命(the mission)”。电影的导演是罗兰约菲,1986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黄金棕榈奖。这个电影讲述了1970年发生在南美的真人真事。耶稣教会的嘉比尔神父和罗多萨(音译)来到新大陆,感化受奴隶待遇的原著民,建造了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爱的共同体。但是,原是西班牙领域的村落转变为不承认教会宣教活动的葡萄牙领域后,“使命”也一同改变。结果,嘉比尔用和平的十字架,罗多萨用枪和刀站在原著民一边,抵抗葡萄牙的军队,最终舍身殉教。

弗朗西斯柯教皇是此部电影背景之一的阿根廷出身,与嘉比尔一样也是所属耶稣教会。1534年建立的耶稣教会,是深陷宗教改革危机的天主教内部里崛起的改革运动的产物。他们过渡到第三世界后积极传教。众多的嘉比尔和罗多萨们不惜殉教,在中南美散播爱的种子,培育了4亿8300万名的天主教大陆。这是天主教发祥地欧洲(2亿7700万名)的两倍之多。等于是用旧大陆神父们的使命得到洗礼的新大陆司祭,带着要重建因性丑闻和腐败而失去信赖的天主教主体的使命,追溯到嘉比尔走过的道路。所以,新任教皇的选举像是电影“使命”的续篇。

梵蒂冈在2000年历史上第一次在“世界之端”的美洲大陆,第一次在耶稣教会里寻找到“边缘人”委托改革的举措,显示出了组织的柔韧性和活跃性。柔韧到新任教皇把竞争修道会弗朗西斯柯会的成立者名字取成即位名。这是他要过清贫生活的约定,也是为受内伤的教会送去和解的姿态。教皇的即位名会让人们期待,他会在宗教之间的和解问题下功夫。弗朗西斯柯是在1219年,跟随第5次十字军远程队到埃及会见了伊斯兰的最高领导者的人物。美国外交专刊对他的评论是“考虑到选择他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实,他不在候选人群是非常反常的”。

与学者类型的本笃16世相比,人们好像更亲近于像温和教化者的教皇。虽然媒体提出他对1970年阿根廷军部政权的人权蹂躏表示沉默的疑惑,但人们按照新任教皇的名字起新生儿的名字,讨论的话题也是他的朴素的生活风格。跟料理上面做华丽装饰的前任教皇不同,剥去皮的鸡肉和沙拉,并配葡萄酒的简谱的教皇食谱也很有人气。像电影当中“嘉比尔的双簧管”一样,期待新教皇也会让人听到久久给人感动的“佛朗西斯柯的双簧管”。

文化部次长:李镇泳 eco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