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因不明传染疾病导致的恐慌

Posted August. 08, 2008 06:26   

한국어


今年是被称作僵尸电影“鼻祖”的《尸体的夜晚》首映40周年。近几年的僵尸电影没什么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又开始掀起了僵尸电影热潮。除今年上映的《REC》,近几年还有不少像《惊变28天》、《惊变28周》、《生化危机》等种类繁多的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接下来将通过心理学家、科学家听取“毛骨悚然”的僵尸故事。

○具备情感与智慧的僵尸登场

为什么最近僵尸电影会一股脑儿地出现呢。心理学博士兼电影评论人张根荣(青少年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指出:“对最近疾速发展的无名传染病的恐惧是原因之一。”

张博士解释道:“从2000年开始,像非典、炭疽、禽流感等不明原因,也没有准确处方的新型传染病正广为流传。人类不能对抗这些疾病而引起的不安,将通过僵尸电影体现出来。”

例如,被僵尸咬过的人类也会变成僵尸;毫无防备的人类在战战兢兢中死去;这与感染上传染病的情景十分相似。尸变的内容也与过去大不相同,最近的电影使用了许多像《生化危机》中的“T病毒”;《惊变28天》里的“愤怒病毒”等人类还没能征服的病毒性病原。

比起过去的僵尸电影,最近的恐怖片打破了从前“僵尸只会行走,而不会思考”的界限,而增加了恐怖程度。在《惊变28周》中出现了会跑的僵尸,而在《生化危机3》中则出现了兼备感情与智慧的僵尸。张博士分析:“人类认为比僵尸优越的那些条件一旦消失,对僵尸的恐惧就将上升。”

○制造真人僵尸的诺贝尔获奖人

真的能像电影里一样,使用病毒制造出僵尸吗。人们都会异口同声说,人死了之后怎么可能还会站起来。POSTECH生命科学教授成永哲强调:“人类是否感染过此类病毒,翻阅历史就能调查清楚。”

首尔大学生命科学部教授金光指出:“尸体重新复活是没有可能,但是病毒攻击神经系统,破坏大脑使人做出非意识的举动倒是可以想象的。”

用脑部手术或利用药物制造“人类僵尸”会怎么样呢。还真有把真人做得像僵尸一样,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案例。

Kaist的生命科学教授金大洙指出:“葡萄牙的神经外科医生莫尼斯于1940年下半年对2万名患者实施‘额前叶切割手术’,在194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正是扭曲诺贝尔奖的典型案例。”此项手术就是将手术刀放入眼部底端把部分额前叶破坏掉,目的就是为了治疗抑郁症、神经分裂等神经疾病。虽然接受手术之后,患者有所好转,但是因接受手术后,患者的自发性与创新性弱化,社交能力逐渐消失,甚至人格也变得大相径庭等巨大副作用,而在1960年之后消失。

金教授指出:“负责高等神经活动的额前叶一经破坏,就会丧失自我,就会作出像僵尸一样的举动。”

○尸变 — 僵尸

人们为什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尸体会变成僵尸呢。梨花女子大学生态科学院的研究员全重焕指出:“因为人类进化的时候对尸体有着恐惧与敬畏双重感情。”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随意搁置尸体,就会招致寄生虫,导致传染病,使周围人群遭受威胁。人类对尸体怀着恐惧的心情,挑选离居住地较远的地方埋葬尸体,以提高生存能力。但是把刚刚过世的父母、家人、亲戚的尸体看作是无生物却很难。

全研究员指出:“如果说人类对尸体的种种感情色彩制造出了灵魂,那么僵尸也是人类对尸体的复杂感情中演变而生的‘进化产物’。”



金尚岩 drea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