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 赵紫阳的遗产

Posted January. 24, 2005 22:33   

한국어

“如果没有民主主义,我们宁愿选择死亡。”1989年5月,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大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当时,正值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即将访华之际。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来到“爱国学生的爱国运动”现场,流着泪表示:“很抱歉,我来晚了。”如今,被称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的赵紫阳业已经逝世,天安门保持着安静。据外电报道,由于对赵紫阳的评价问题,中国当局和遗属互不退让,葬礼日程至今没有确定。北京各大学没有丝毫的动静。当时的民主化热潮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在16年前拿着扩音器站在学生前面的赵紫阳照片中,看到了年轻时期的温家宝总理。当时,温家宝担任赵紫阳的助理。他也支持“改革共产党”的主张。但从当天开始,他与结束了政治生涯的赵紫阳的缘分已尽。2003年当选为总理的温家宝面对询问有关赵紫阳问题的记者提问,没有做出回答,只是表示:“回顾过去13年取得的骄人成就,对我们最重要的是稳定。”

▷BBC广播网络版报道说,正因为这种“稳定”,最近中国的年轻人已不关心政治,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富裕地生活。不少大学生表示:“当时的理想主义太天真了。如果是我们,不会冲动地跑出去。”他们甚至还表示,将向媒体呼吁。

▷革命往往在过分的期待破灭时爆发,而不是在压迫严重时。邓小平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镇压天安门事件后,提高了经济改革的速度。仅在15、16年前,共产党仍然干涉个人的事情,但现在并不如此。人民不但有选举自由,而且只要不触动核心,允许媒体批评政府。惊人的经济发展令人瞠目结舌。如果没有赵紫阳的眼泪,谁都不知道中国能否会取得这样的变化。所以说,用今天的衡量尺度很难评价历史。

评论员 金顺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