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团体可以为企业提示发展方向,但不能有控制企业的想法。如果有这种行为发生,就不是经营忠告,而是经营干涉。”
有人认为,主张“企业改革”的部分市民团体的活动方式反而成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绊脚石。
汉城大学国民伦理学教授朴孝钟6日在汉城中区乐天大酒店举行的“2004韩国广告周大会”专题研讨会上,以“自由市场经济和市民运动的坐标是什么?”为主题发表演讲,批评了市民团体的行为。
朴孝钟说:“自参与政府开始执政以来,市民团体几乎参与了所有事情。‘有钱是罪过’的氛围越来越浓。企业不仅受到了‘市场的压力’,还受到了‘市民团体的压迫’,从而陷入不自由的处境。”
朴孝钟说:“引起这种情况虽然有企业本身经营不善的一面,市民团体非但不是‘善意的忠告者’,其言行俨然像‘苛刻的社外理事’。因此市民团体的要求可称得上是双重改革主义、过度改革主义、规章制度万能主义,超过了合理市场主义要求的范畴。”
朴孝钟还说:“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市民团体会站到小股东方。但股东与工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始终会站到工会这一方。表现出了‘战略性市场主义者’的一面。”
与此同时,朴孝钟还强调:“市民团体的改革主义包含了‘致命的自满’思想。他们基于乐观论,把复杂的市场形势看得十分简单。另外,他们还忽略了与改革要求一同壮大的国家权力会成为发展自由市场的绊脚石的事实。”
朴孝钟分析认为:“ 市民团体只强调民主经营和参与民主经营,把韩国企业家精神分为贫民主义富人意识和非民主主义专横。市民运动家们不是对‘市场的失败’,而是‘资本主义矛盾’感兴趣。因此无法正确认识‘创造和革新’为特征的企业本质和企业家的精神。从而市民团体主张的改革主义反而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朴孝钟还说:“资本没有国籍,但资本家是有国籍的。不要忘了真正把心用在发展当地事业和创造收入方面的是韩国企业家。”
李姃恩 light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