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就一勺,也热情洋溢”

Posted September. 25, 2004 21:43   

한국어

“白雪米糕真白,看起来非常好吃。”

中秋节即将来临的25日上午9时,在汉城城东区马场洞一家糕点店,“分享爱心会”干事李锡哲看着刚蒸出的糕点,与店主人搭上了话。

“与我们卖的糕点一模一样,当然好吃了。在糕点凉之前,赶紧去送给孩子们。”

已经6~7年,每到节日一定支援糕点的店主人不停地向李锡哲的冷藏车搬运着糕点。

“分享爱心会”是得到食品支援后将其送到地区福利团体或儿童中心的义工团体。1984年,“分享爱心会”得到普通人的支援,向全国的地区儿童中心支援了食品,从此开始了这一活动,现在正在支援全国的20多个团体和70多个设施。

△因分享,所以更高兴的节日:当天汉城市内10多个地区儿童中心的儿童们收到蜜糕、打糕、切糕、蒸糕等各种糕点后,双手举着糕点欢呼不已。

儿童们互相炫耀着自己得到的糕点更好吃,一片欢腾。

看着如此高兴的孩子们,李锡哲表示,“如果听到孩子们说‘再给一个’或‘我们家里没有’等话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支援对象较多,所以不能充分供应食品。

当天结束配送糕点任务的李锡哲忙于拟定比平时更紧凑的日程。下午要去见一位每到节日就送来各种煎饼的住在汉城恩平区的家庭主妇,晚上要到汉城清凉里蔬菜市场收取当天没有卖完的蔬菜。

李锡哲表示,“虽然认识糕点店夫妇或煎饼大嫂,但是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虽然心存感激,想给他们送去赞助会的宣传册,但是他们都拒绝说,‘只是比平时多做了一点,没有任何损失。’”

全国食品分享运动协会干事李润衡表示,“在家庭文化发达的我国,节日的食品有着特殊的意义。哪怕分享一点点内含我国分享美德的食品和剩余的食品,能吃到的人和原本可能吃不到的人都能度过愉快的节日。”

△邻居们的十匙一饭现在还不够:汉城钟路区老人福利会馆的福利干部申善英表示,“最近,比起各大企业的支援,地区小本经营商人和各企业的小规模支援更多。由于并不是持续接收一定的支援数量,所以不得不有计划地进行分配,所以有些遗憾。”

再加上,最近个人支援也大幅减少。互联网义工组织“行动的良心”每到中秋节就给汉城永登浦区一带的“小屋”居住者送去松糕,但是今年正因尚未筹集到所需的100公斤大米而绞尽脑汁。

经营人文官植伤心地表示,“制作6000个松糕,每人也只能分到几个……”

在京畿安山,每到节日都向孤寡老人支援20公斤大米和菜肴等已达三年的“十字架村”的宋正根牧师最近也忧心忡忡。

因为,今年5月夫人因过于劳累卧病在床而不能制作食品,再加上最近没有支援的人,所以无法看望孤寡老人。宋正根表示,“在外汇危机时期,也有一些企业特意前来看望老人,但是最近真的毫无办法。现在利用地区居民的一碗饭、一盘菜进行服务。”



金栽瑩 jay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