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考虑变相贷款

Posted September. 08, 2004 21:47   

한국어

“建设业嘛,就有困难。这几天我们不受理这方面的业务。”

6日,在汉城中区明洞的一家咖啡屋里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汇票中介业主A某用手机与一家中小建设企业负责资金的一名职员通话时,谈到了上述内容。

转包建设企业的汇票在明洞债券市场上被区分为“C级”(存在无法兑现风险的汇票)。承兑率每月高达1.5∼2%(年18∼24%)的高利率,但无人关心。

“因为汇票承兑较难,开账户支票吧。”

如果企业开账户支票之后使用约1个月的资金,则先扣除27%的利息。虽然与开急救处方有点相似,但快要破产的企业会使用这种方法。

“今年下半年,打听汇票承兑的比实行去年‘10.29对策’之前增加了2倍左右。但是可以使用的汇票十个中只有一个。”

加上进入9月份以来,连咨询者也没有,从而失去了“中秋特需”期望。如果像往年,在中秋20天之前,需要的资金猛增,汇票承兑利率可能会增长0.3∼0.5%。但今年却停滞不前。

为个人急需备用的商品券的承兑需求与往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位于明洞商品券承兑企业在2~3年前有100多家,但现在仅存20~30家。

受经济下滑的影响,债券市场逐渐萎缩,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用金困难。

无信誉的中小企业不仅被排除在金融市场之外,还被债券市场拒之门外。因此,这些企业试图用各种变相手段挽救企业。

8月中旬,3家信息技术(IT)企业在明洞企图进行连锁背书事件也是其中的一个。B公司使用A公司发行或所持的汇票、C公司使用B公司的汇票、A公司又使用C公司的汇票,从而使外界误认为这些企业的汇票信用度很高。

把比个人信用卡期限较长的法人卡手续费比率提高到20%也是常用的方法。

一些KOSDAQ上市企业用股份作为担保进行贷款。采用这种方式,每贷30亿韩元就需要抵押100亿韩元的股份。而且,如果股价比合同日的价格下降20~30%,债权业主不需通知企业,就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抛售股份。

证券市场的一位负责人提醒说:“凡贴出‘大股东在场内抛售股票’之类告示的KOSDAQ上市企业股票都属于这种情况。”

通常每月只有1、2次的这种告示在8月份增长到了6件。

明洞某债权业主B某说:“被统计出的无法兑现的现象没有增加多少,但在明洞地区能感受到的破产率已经到了危险水位。”



李澈容 lc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