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私人教育

Posted December. 08, 2003 23:00   

한국어

“朝鲜的士大夫或富裕阶层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子女小的时候开始聘请先生传授知识,这是该民族非常重视的事情。孩子们整天坐在书房学习。每当目睹小小年纪解释作为学习基础的教材的情景,实在令人惊讶。”这是17世纪中期漂流到韩国的荷兰人哈梅尔在《朝鲜王国记》中记载的一段文字。读到这样的文字,让人产生哈梅尔抵达济州道海岸时的350年前和最近的教育现实惊人相似的感觉。韩国的教育热并不是在解放后通过考试竞争产生的,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教育源于私塾教育,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西方,支配阶层和富裕阶层都将教师聘请到家里教育子女。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之所以出现正式学校,是因为国家为人力供应和培训需要对大众进行教育。但随着公共教育被广泛接受,私人教育逐渐减少。既然如此,为什么最近各国对私人教育的需求反而增加呢?和我们一样,首先是因为考试。被称为“公共教育天国”的美国也因众多考生为考上名牌大学而呈现出私教育增长趋势。

△第二个原因是,急剧产生变化的“生存环境”。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更加激烈。人们比起依靠无法及时适应变化的庞大的公共教育,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自我发展的方向。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更快,而且效率高。韩国社会学习英语热潮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为自我发展的私人教育应与为“考试”的私人教育区分开来。

△在教育当局表示到今年末采取强烈的私人教育费对策的情况下,对私人教育费的争论日益激烈。其中之一就是对私人教育是否有效果的争论。正如一些学者的主张,私人教育有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而面对考试的学生们的不安心理,会促使增加对私人教育的支出。而学生父母的不安感又来自何处呢?这主要是因为对教育当局和公共教育的信赖度下降导致的结果。政府不试图恢复已下降的信赖度,而将全部私人教育作为打倒对象看待,这无异于把责任推给别人。政府对私人教育的对策,不应采取全面阻碍私人教育发展的方式,而应采取措施,使韩国独有的教育热潮变成国家发展的动力。

评论员 洪赞植 chansi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