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空院子

Posted April. 17, 2021 07:22   

Updated April. 17, 2021 07:22

한국어

一位名叫鲍曼的哲学家这样描述今天的我们。“他们都是被禁锢在各自的保护伞下的人。”这种现代人的特征是空虚。网络世界变宽了,社交网络服务(SNS)虽然扩张了,但是连接中断的瞬间更是无比空虚。因为空虚,想要连接,但是越连接反而越空虚。这就像喝海水一样,喝得越多越口渴。

 但是孤独与空虚略有不同。孤独意味着一个人在享受有点苦涩的状态。虽然空荡荡的,但并不是因为空虚而受不了。孤独肯定了空荡荡的状态。相反,什么都要空着才能填满。如果通过孤独面对空着的状态的话,可以在空着的地方填上自己,也可以找到意义。

《空院子》就是一首孤独的诗。诗人李炭在1964年通过《东亚日报》新春文艺步入文坛,特别是很好地捕捉到了虚无、孤独的氛围。让我们来看一下诗。盛开的花谢了,院子里空荡荡的。眼前空落落的,心情也随之感到空虚。如果说这种空虚感是痛苦的,那么如果想回避,空荡的庭院就会接近空虚感。但诗人会反省,将空虚转化为孤独。虽然花都谢了,院子看起来空荡荡的,但事实上,空荡荡的院子并不只是空着的。诗人发现那个地方充满了阳光。

 日复一日,苦不堪言。也有因为什么都没能实现而后悔的过去。但是,即使眼下没有一丝业绩,那时间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无论是在没有生意的日子,还是迷失的日子,阳光都是存在的。依然有阳光。空荡的院子一点儿也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