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不是火山爆發,而是小行星撞擊”

“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不是火山爆發,而是小行星撞擊”

Posted January. 18, 2020 08:46   

Updated January. 18, 2020 08:46

한국어

研究結果表明,導致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龍消失的最直接原因是小行星撞擊。長期以來,科學界一直圍繞恐龍滅絕的原因,分成支持“小行星撞擊說”和“火山爆發說”的小組,彼此針鋒相對。此次研究為平息長期爭論提供了最確實的依據,因此備受關註。

美國耶魯大學地球物理與地質學系教授芬斯利•赫爾領導的研究小組公布了一項國際研究結果,認為恐龍滅絕時期6600萬年前發生的火山氣體大規模噴發發生在小行星撞擊地球20萬年前,與集體滅絕無關。相關研究結果17日在國際學術雜誌《科學》上公開。

這一時期是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古第三紀的邊界,不僅恐龍絕跡,75%的陸上生物物種也在此時消失。科學家一直推測,在這一時期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引發了急劇的環境變化,並導致集體滅絕。

研究組為了確認火山噴發是否對集體滅種產生了影響,對導致地球變暖的火山氣體(二氧化碳)噴發的時期進行了調查。研究小組發現,火山氣體是在小行星撞擊地球20萬年前大規模產生的。他解釋說,當時由於火山活動,地球溫度上升了2攝氏度,但大多數動物只是轉移到溫度較低的北極和南極,並沒有滅絕。

赫爾教授說:“許多學者推斷火山對集體滅種有影響,但我們的結論是小行星撞擊是唯一的滅絕原因。”


曹承韓=東亞科學記者 shinjs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