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亞歷山大的翅膀大帝

Posted December. 17, 2019 07:38   

Updated December. 17, 2019 07:40

한국어

  亞歷山大大帝擊敗達累斯三世,向印度進發,進入波斯最後壹塊領土,即目前位於阿富汗的巴克特裏亞區。在這裏,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大的山嶽要塞。阿富汗至今仍以易守難攻的險峻地形著稱。巴克特裏亞區的地方官奧克賽亞泰斯駐紮在其中壹座巖山頂上的要塞上。高海拔地區連糧食也不容易壞。他甚至儲備了3萬人能吃兩年的糧食。天下無敵的亞歷山大看到那座山後也咂舌說,“要想占領這裏,就需要有翅膀的士兵”。普通人說這樣的話意味著放棄,但亞歷山大卻不同。他找到了帶翅膀的士兵。不,是制造出來的。

 他制造的翅膀是巨大的成功報酬。亞歷山大大帝招募誌願者爬上要塞後面的懸崖。他承諾,最先爬上大山的前三名士兵將得到十個塔蘭頓的獎勵。當時埃及傭兵的年薪是十分之壹塔蘭頓,因此相當於他們10年傭兵生涯的收入。300名誌願者用在巖石上紮管子、系繩索的原始方式挑戰攀巖。雖然有30人墜崖身亡,但其余人攀上了懸崖。看到出現在懸崖邊上的希臘軍隊,巴克特裏亞軍嚇壞了,放棄了戰鬥,向希臘軍隊投降。

 埃爾文·隆美爾在步兵學校教官時期相信,指揮官只要靈活,發揮直觀能力行事,即大膽、創新,就能克服戰鬥力劣勢或地形不利的問題。但是,即使指揮官有創意,如果士兵們不聽從,也無濟於事。創意行動總是伴隨著風險。克服這壹危險的方法就是亞歷山大的翅膀,即獎勵。官場十分怪異,責任追究強,卻吝於獎勵。所以伏地不動、明哲保身主義盛行。所以,別說懸崖峭壁,連小溪都過不去。對失敗給予鼓勵,對成功給予獎勵,這是成為發達國家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