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眼淚的原理

Posted July. 31, 2019 07:41   

Updated July. 31, 2019 07:41

한국어

“我難以忍受人死後壹無所知的說法。”這是朝鮮後期文人沈魯崇撰寫的短文《新山種樹記》的最後壹句。他懷念著31歲時死去的同齡妻子,壹直在墳墓旁種樹,似乎有人勸他,“人死後什麽都不知道”。連和他關系很好的弟弟沈魯巖也認為,哥哥太執著於哀悼的感情了。他並沒有介意。對他來說,死亡並不是殞滅。

 沈魯崇生活的朝鮮時代,禁止用文字表達哀痛之情。這是壹個對妻子死亡過度悲傷就會嘲笑的時代。他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他毫不猶豫地表達了失去妻子的失落和痛苦. 當他看到作為菜肴上桌的艾蒿時,也會想起妻子,聲音哽咽,並用詩歌表達了這段感情。“曾經為我挖過艾草的人,蓋在她臉上的泥土上長出了艾草。”

 他留下了近50首對妻子的去世表示哀悼的詩文。其中關於眼淚的文章集中體現了對死亡的想法。

 他想,只有哀悼對象有感應才會流淚。他說,因此,有時候哭而無淚,有時候則不哭而流淚。他祭拜時,有淚則是成祭,無淚則不成祭。歲月流逝也是如此。聽到琴聲和笛聲時,桌上堆滿了文件時,酒醉後失魂落魄時時,下象棋或下圍棋時,也就是說,當他與悲傷完全無關時流淌出傷心欲絕的淚水,是妻子感應的結果。那麽,眼淚並不是屬於自己的,而是屬於別人。雖然多少有些傷感,但這就是他眼中的淚原,即眼淚的原理。也就是說,思念和心痛的心相通時,流淌的是哀悼的眼淚。